[發明專利]可快速轉變為傳染病房的普通病房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2391.7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01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蔡秀軍;袁玉華;毛堅敏;徐昉;吳仲禺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H3/08 | 分類號: | E04H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快速 轉變為 傳染 病房 普通 | ||
可快速轉變為傳染病房的普通病房布局結構,包括分辦公區和病房區;作為傳染病房使用時通過空間隔斷,將樓層空間分隔為相互氣密隔離的污染區和清潔區,其中污染區包括病房區,清潔區包括辦公區的主體;辦公區和病房區的交界處有進行醫療操作的功能模塊;功能模塊內設有連通辦公區和病房區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與病房區交界處設有單級緩沖間;功能模塊內預設從清潔區進入污染區的進入路線和從污染區返回清潔區的返回路線;選取鄰接病房區的若干串聯的醫療功能間作為返回路線上的多級緩沖間;單級緩沖間和多級緩沖間都裝有門禁;多級緩沖間和單級緩沖間形成清潔區與污染區之間的緩沖帶;病人電梯DT02的電梯廳連通辦公區和病房區的通道裝有門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病房的布局結構,尤其是可在普通病房和傳染病房之間做切換的病房布局結構。
背景技術
由于COVID-19等傳染病的爆發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預知性,在傳染病爆發時(戰時)短期內難以大量建設專業性的傳染病房供收治傳染病人。同時,建設大量的傳染病房需要占用大量資金和土地、設備資源,在未爆發傳染病時(平時)卻并無實際用途,浪費極大。由此造成傳染病房的配置與實際需求在時間軸上的難以匹配,公共衛生部門陷入或者大量浪費社會資源,或者在疫情爆發時傳染病房短缺造成公共衛生危機的兩難境地。
研究顯示,COVID-19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根據《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的要求,對收治疑似或確診COVID-19患者的病區,應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采取接觸隔離、飛沫隔離和空氣隔離等措施,而大多數綜合醫院的建筑布局不具備收治經空氣、飛沫傳播疾病患者的能力。傳統的病房僅采用單一通道及流向,即患者與醫護人員共用同一通道,這種設計很難避免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以及患者與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在空間布局上清潔區與污染區無明確分界,不便于病房內感染的防控。這種普通病房改造成傳染病房時難度大,需要改變建筑布局的基本結構,工程量大、速度慢,趕不上疫情的發展速度;而一旦疫情過去,難以變回普通病房。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克服現有普通病房布局結構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在疫情爆發時便于改造成傳染病房、疫情過后便于改回普通病房的病房布局結構,既能實現普通病房到傳染病房的快速轉變,又能降低患者及醫護人員交叉感染發生率。
醫院病房的建設應有憂患意識,在新建建筑物時應充分考慮不同建筑類型的特點、缺點及醫院的功能要求,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滿足重大疫情防控的前瞻性和常態化。“平戰結合”理念應該充分融入到現代化醫院建設的各個環節中,每個樓層都應配備隔離設施、應急藥品和搶救車等,以期打造一座“平時用得上、戰時拉得出”的醫院。在沒有重大疫情時,醫院相關單元能夠各司其職;而一旦重大疫情發生,相關病區能夠馬上進入隔離狀態,做到有效防護。而對于傳染病區來說,既要滿足‘戰時’快速反應、集中救治和物資保障需要,又要充分考慮‘平時’職責任務和運行成本。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用“平戰結合”理念,普通病房快速切換“戰時”病區布局結構,可快速切換的平戰結合策略,通過對標準病區與典型的傳染病病區特點的整合,結合自身的特點,提出的設計改造思路可以滿足快速、小限度改造的平戰切換策略。
本發明包括以氣流組織管理為出發點,病房樓各樓層的新風系統設置兩套,醫務辦公區和病房區、護士站、三級緩沖區、治療室、換藥室,兩區獨立設置,更為安全。頂層病房在病房區域增加一套排風系統,平時停用,戰時使用,實現該樓層各病房排風量的適當加大,確保病房區適度負壓,屋頂排風機出口加裝高效空氣過濾設施。并在頂層每個病房、換藥室、治療室、緩沖間各安裝一套空氣凈化消毒器。
本發明重新定義疫情下感染病區三區(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三通道的分區概念,提出兩區(污染區、清潔區)一帶(緩沖)的新分區理念,取消傳統的傳染病房污染區的病人通道以保證正常使用情況下病區的病床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23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