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酸堿型減粘膠帶的制作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011031805.4 | 申請日: | 2020-09-27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788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莉;梁明月;張歡;朱傳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匯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9J7/38 | 分類號: | C09J7/38;C09J7/40;C09J4/02;C09J4/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張玉紅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酸 堿型減 粘膠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耐酸堿型減粘膠帶的制作方法,將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涂布在第一離型膜上,將涂布有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的第一離型膜放入烘箱烘干,在烘干后的膠體上覆上第二離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按照以下步驟進行:一、準備聚合單體;二、預制反應體系,將聚丙烯酸酯壓敏膠粘劑、聚合單體、固化劑和溶劑按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同時用分散機持續攪拌;三、添加光引發劑,遮光環境下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光引發劑,此過程中分散機持續攪拌;四、后處理,引發劑添加完成后將分散機的轉速調到400?600rpm/min轉速,并持續攪拌15?60min,最后靜置30min以上自然消泡,得到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按照此方法制作的減粘膠帶具有較好的耐酸堿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減粘膠帶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種耐酸堿型減粘膠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半導體是家用數碼產品及電子器件的關鍵部件。在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制造和半導體器件的制造加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礎材料是半導體芯片。在電子產品制作過程中,如貼片電子元器件片式電感制程中的定位切割,半導體晶片表面加工,電子及光電產業部件制作加工工程,晶片研磨、切割、各種硅片、封裝基板、陶瓷、玻璃、水晶精細電子零件的承載加工和各種材質的微小零件的加工切割,加工完畢后,再把加工好的晶圓切片從固定膠膜上完全剝離下來,不影響晶圓材料本身,減粘膜就是其中一種輔材。
目前市場上的減粘保護膜多為UV減粘保護膜,是指在UV照射前具有高度粘合力,貼附性好,在UV照射后粘合力明顯下降,易于剝離。但在電子工業生產過程中,有部分包含酸堿的制程,如觸控面板制程中,玻璃之間需要經過堿液噴淋或浸泡、晶圓的化學鍍UBM工藝,這些生產過程中都需要經歷嚴苛的酸堿環境,而目前的UV減粘保護膜對這些酸堿環境足夠的耐受性。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本發明涉及一種耐酸堿型減粘膠帶的制作方法,將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涂布在第一離型膜上,將涂布有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的第一離型膜放入烘箱烘干,在烘干后的膠體上覆上第二離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一、準備聚合單體,將5份丙烯酸、20份丙烯酸甲酯、60份丙烯酸異辛酯、10份丙烯酸丁酯、2.5份丙烯酸羥乙酯、2.5份丙烯酸羥丁酯按照比例混合均勻;
二、預制反應體系,將聚丙烯酸酯壓敏膠粘劑、聚合單體、固化劑和溶劑按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同時用分散機持續攪拌;
三、添加光引發劑,遮光環境下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光引發劑,此過程中分散機持續攪拌;四、后處理,引發劑添加完成后將分散機的轉速調到400-600rpm/min轉速,并持續攪拌15-60min,最后靜置30min以上自然消泡,得到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
進一步的,所述丙烯酸壓敏膠粘劑主要由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羥乙酯,丙烯酸羥丁酯,丙烯酸異辛酯,偶氮二異丁氰通過溶劑聚合的方式進行聚合生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離型膜與所述第二離型膜都采用PET材料制成膜狀基材。
進一步的,所述光引發劑為自由基光引發劑。
進一步的,所述烘箱為一種熱風烘箱,所述涂布有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的第一離型膜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朝上經過所述烘箱時,烘箱對第一離型膜的下表面以及有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同時吹送干燥的熱風進行烘干,在加快烘干速度的同時保證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與第一離型膜同時漲縮,防止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在第一離型膜的表面發生位移。
進一步的,所述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在遮光環境下涂在第一離型膜,所述涂布有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的第一離型膜在烘箱內進行烘干時保持遮光狀態,所述涂布有耐酸的UV減粘組合物的第一離型膜烘干后在遮光環境下覆上第二層離型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匯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匯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18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