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爐基礎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1770.4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70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邱峰;鄭潔;李勇;榮哲;劉軼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32 | 分類號: | E02D27/32;E02D27/30;E02D27/16;C21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趙燕力;韓嫚嫚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爐 基礎 結構 | ||
本發明為一種高爐基礎結構,包括高爐基底結構和高爐支撐結構,高爐基底結構包括固定于地基上的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的底部向下設置多個用于承擔荷載的樁,高爐基底結構用于將高爐支撐結構的載荷傳遞至樁,混凝土底板上向上延伸設置地基梁;高爐支撐結構包括水平截面呈環形設置的支撐墻結構,支撐墻結構自混凝土底板向上延伸設置,支撐墻結構的頂部設置混凝土頂板,混凝土頂板的上方連接高爐本體,支撐墻結構的外側設置爐體框架柱,爐體框架柱的底部連接于地基梁上。本發明中采用高爐基底結構和高爐支撐結構共同支撐高爐本體,既可保證高爐本體的穩定性,又可以減少混凝土用量,降低施工難度和工程造價。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爐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爐基礎結構。
背景技術
高爐基礎包括高爐本體支撐結構和高爐基礎底板,高爐本體荷載很大,目前高爐本體支撐結構均為混凝土實體墩形式,混凝土用量高,自身重量大,且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水化熱高,施工難度大,養護周期長,工程造價較高;目前,高爐基礎底板由一整塊混凝土厚板構成,板結構的抗彎能力較差,而增加厚度提高抗彎能力的方式則會提高工程造價。
由此,本發明人憑借多年從事相關行業的經驗與實踐,提出一種高爐基礎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爐基礎結構,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中采用高爐基底結構和高爐支撐結構共同支撐高爐本體,既可保證高爐本體的穩定性,又可以減少混凝土用量,降低施工難度和工程造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爐基礎結構,包括高爐基底結構和高爐支撐結構,所述高爐基底結構包括固定于地基上的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的底部向下設置多個用于承擔荷載的樁,所述高爐基底結構用于將高爐支撐結構的載荷傳遞至樁,所述混凝土底板上向上延伸設置地基梁;所述高爐支撐結構包括水平截面呈環形設置的支撐墻結構,所述支撐墻結構自所述混凝土底板向上延伸設置,所述支撐墻結構的頂部設置混凝土頂板,所述混凝土頂板的上方連接高爐本體,所述支撐墻結構的外側設置爐體框架柱,所述爐體框架柱的底部連接于所述地基梁上。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墻結構的中心處設置中心柱體,所述中心柱體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底板上,所述中心柱體的頂部與所述混凝土頂板固定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墻結構包括徑向間隔的第一環形墻結構和第二環形墻結構,所述第一環形墻結構的中心處設置所述中心柱體。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環形墻結構的側壁上沿周向間隔設置多個第一預留洞,所述第二環形墻結構的側壁上沿周向間隔設置多個第二預留洞,各所述第二預留洞分別與各所述第一預留洞沿徑向貫通設置。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土頂板的頂面上鋪設耐熱混凝土層,所述耐熱混凝土層的頂面上固定設置連接層,所述連接層用于連接高爐本體。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層由工字鋼鋪設構成。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地基梁圈設于所述支撐墻結構的外側,所述地基梁的橫截面呈矩形設置;地基梁的四個轉角處分別設置所述爐體框架柱。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地基梁和所述混凝土底板由混凝土澆筑構成一體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地基梁位于各所述爐體框架柱的底部的位置設置腋角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預留洞和所述第二預留洞的數量為4個。
由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高爐基礎結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177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