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腹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1416.1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5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金漢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漢慶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謝岳鵬 |
| 地址: | 437600 湖北省咸***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腹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腹針,包括外針、內針、充氣組件及指示組件,內針可在外針內移動,內針具有氣腔,充氣組件用于向氣腔充氣,指示組件包括彈性件、指示元件與移動件,固定件與指示元件電性連接,移動件能夠跟隨內針移動,以使移動件接觸固定件,并與固定件、彈性件、指示元件形成導電通路,或者使移動件遠離固定件,并將導電通路斷開。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氣腹針,通過氣腹針在穿刺人體腹部前后,內針所受的抵持作用變化,使移動件相對固定件靠近或遠離,以實現指示元件所在通路的通斷,從而使指示元件對氣腹針的穿刺深度進行標識,便于醫護人員操作,使手術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由于涉及一種氣腹針。
背景技術
氣腹針是腹腔手術中用來判斷進針位置是否正確和充入二氧化碳氣體形成氣腹的手術器械,在腹腔鏡手術中,需要先通過氣腹針建立氣腹,再進行穿刺,傳統氣腹針穿刺過程中,醫生僅能憑經驗、手感、進針時間等判斷是否穿刺到位,進針深度難以把握,造成進針過淺,造成皮下氣腫,或者進針過深,刺傷人體組織,嚴重影響手術進程及手術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氣腹針,便于獲知氣腹針穿刺情況。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氣腹針,包括:
外針;
內針,穿設于所述外針內部,并可在所述外針內移動,所述內針的內部具有氣腔;
充氣組件,與所述內針連接,用于向所述氣腔充氣;
指示組件,包括彈性件、指示元件與移動件,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指示元件、所述移動件電性連接;
其中,所述指示組件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與所述指示元件電性連接,所述移動件能夠跟隨所述內針移動,以使所述移動件接觸所述固定件,并與所述固定件、所述彈性件、所述指示元件形成導電通路,或者使所述移動件遠離所述固定件,并將所述導電通路斷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氣腹針,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氣腹針,通過氣腹針在穿刺人體腹部前后,內針所受的抵持作用變化,使移動件相對固定件靠近或遠離,以實現指示元件所在通路的通斷,從而使指示元件對氣腹針的穿刺深度進行標識,便于醫護人員操作,使手術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氣腹針,還包括安裝座,所述指示組件容置于所述安裝座內部,所述內針與所述外針的端部伸入至所述安裝座內,部分所述充氣組件伸入所述安裝座內,并與所述內針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氣腹針,還包括第一安裝件,所述第一安裝件容置于所述安裝座內,所述外針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安裝件固連,所述內針穿過所述第一安裝件并與所述充氣組件連接,所述內針能夠相對所述第一安裝件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氣腹針,還包括第二安裝件,所述第二安裝件容置于所述安裝座內,所述指示元件電性連接所述第二安裝件,所述彈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裝件與所述第二安裝件之間,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抵持所述第二安裝件、所述移動件,所述內針穿過所述第二安裝件并能夠相對所述第二安裝件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氣腹針,所述固定件貼附于所述第一安裝件的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氣腹針,所述指示組件還包括供電元件,所述供電元件容置于所述安裝座內,所述供電元件與所述指示元件、所述固定件電性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氣腹針,還包括阻隔件,所述阻隔件能夠插入至所述移動件與所述固定件之間,或者從所述移動件與所述固定件之間退出。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氣腹針,所述安裝座具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用于供所述阻隔件穿設并伸入至所述安裝座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漢慶,未經金漢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14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