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體噴出頭以及流道結構體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1143.0 | 申請日: | 2018-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07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宮嶋弘樹;松尾健一朗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41J2/01 | 分類號: | B41J2/01;B41J2/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姜克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體 噴出 以及 結構 | ||
本發明可在提高液體貯留室的壓力變動的吸收效果的同時,抑制液體貯留室的周圍的流道部件和撓性膜的密封性的降低。本發明的流道結構體具備:流道部件,其形成有液體貯留室;撓性膜,其被層疊在流道部件上,并構成液體貯留室的壁面的一部分;密封體,其隔著撓性膜而被層疊在與流道部件相反的一側,并形成撓性膜露出的空間;連通通道,其被形成于密封體中的對流道部件和撓性膜進行密封的液體貯留室的周圍的區域內,并用于使空間與大氣連通;支承部,其在連通通道中對撓性膜進行支承,在與連通通道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連通通道的截面中的包括支承部的截面中,支承部所占的部分的面積小于除此以外的部分的面積。
本申請為,申請號為201811581710.2、申請日為2018年12月24日、發明名稱為“液體噴出頭以及流道結構體”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噴出油墨等的液體的技術。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提出有一種如下的液體噴出頭,該液體噴出頭通過使壓力室內產生壓力轉變,從而將從液體貯留室被供給至壓力室的油墨等的液體從噴嘴噴出。在這種液體噴出頭中,當因向液體貯留室的液體導入或壓力室的壓力轉變而在液體貯留室內產生了壓力變動時,該壓力會向壓力室傳遞,從而有可能引起液體的噴出不良。因此,在例如專利文獻1的液體噴出頭中,通過用撓性膜(薄膜)來封閉并密封構成液體貯留室(歧管)的凹部,從而利用撓性膜來構成壁面的一部分。根據該結構,通過利用撓性膜發生撓曲來吸收液體貯留室的壓力變動,從而能夠抑制噴出不良。而且,在專利文獻1中,隔著撓性膜而在與液體貯留室相反的一側處形成撓性膜撓曲的空間,并通過向液體貯留室的周圍延伸的連通通道而使該空間與大氣開放口(貫穿孔)連通。由于通過以此方式構成,從而撓性膜發生撓曲的空間的空氣能夠根據撓性膜的運動而從大氣開放口中出入,因此撓性膜變得容易運動。
但是,在如專利文獻1那樣設置使撓性膜發生撓曲的空間與大氣連通的連通通道的結構中,由于連通通道的寬度越窄,則連通通道的截面面積越小,從而空氣阻力越大,因此撓性膜發生撓曲的空間的空氣變得不易經由連通通道而在與大氣之間進行出入。因此,撓性膜變得不易發生運動,從而降低了液體貯留室的壓力變動的吸收效果。相反地,由于連通通道的寬度越大,則露出于連通通道內的撓性膜越易于在連通通道內發生撓曲,因此在液體貯留室的周圍的區域內降低了流道部件和撓性膜的密封性,從而有可能產生液體的泄漏。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057315號
發明內容
考慮到以上的實際情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提高液體貯留室的壓力變動的吸收效果的同時,抑制液體貯留室的周圍的流道部件與撓性膜的密封性的降低。
方式1
為了解決以上的課題,本發明的優選的方式(方式1)所涉及的流道結構體具備:流道部件,其構成液體貯留室的壁面的一部分;撓性膜,其被層疊在流道部件上,并構成液體貯留室的壁面的一部分;密封體,其隔著撓性膜而被層疊在與流道部件相反的一側,并形成撓性膜露出的空間;連通通道,其在從流道部件和撓性膜層疊的方向對密封體進行俯視觀察的情況下,被形成于密封體中的液體貯留室的周圍的區域內,并用于使空間與大氣連通;支承部,其在連通通道中對撓性膜進行支承。根據以上的方式,由于在形成于密封體中的對流道部件和撓性膜進行密封的液體貯留室的周圍的區域內的連通通道中,通過支承部來對撓性膜進行支承,因此即使使連通通道的寬度變大,也能夠抑制露出于連通通道內的撓性膜撓曲而難以與流道部件接合從而降低密封性的情況。
另外,“液體貯留室的周圍的區域”為,在對密封體進行俯視觀察時的液體貯留室的外側的區域。在例如貫穿流道部件的開口構成液體貯留室的一部分的情況下,與構成該開口的流道部件重疊的區域相當于“液體貯留室的周圍的區域”。另外,撓性膜也可以不在支承部的正上方與流道部件粘合。
方式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11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