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清理耐磨卸灰球閥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29208.8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82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謝章方;陳美英;葛曉甌;黃建會;謝玲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高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5/06 | 分類號: | F16K5/06;F16K5/08;F16K5/20;F16K27/06;F16K31/53;F16K41/02;B08B9/02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派登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78 | 代理人: | 韓德禎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理 耐磨 球閥 | ||
本申請為自清理耐磨卸灰球閥,所述球閥包括閥體以及設于閥體中的球體,閥體上還安裝有一根閥桿,該閥桿插接于球體頂部上;所述球體底部插接有一下閥桿;其中所述閥體內部的空腔中設有一閥座,其呈環形固定在閥體內部、沿著球體的側壁密封對接;閥座與球體對接的密封位置設有一刮刀,其類似梯形的片狀結構、梯形的一側邊沿著球體貼合、梯形的另一側邊固定于閥座上;閥座內部設有空心的閥腔;靠近閥座的閥體側壁向外凹陷有一泄灰槽;所述刮刀連接在閥腔與泄灰槽之間的閥座上,沿著球閥內設置刮刀以及容納污垢的槽,進而可長期使用在較為苛刻、惡劣的鍋爐環境下,可自動長期的自清理,在后續可清除積灰,沿著槽的位置拆卸蓋清理即可。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球閥領域,具體為自清理耐磨卸灰球閥。
背景技術
在鍋爐的管道裝置中經常使用球閥對管路進行控制,因為鍋爐的應用環境較為苛刻及惡劣,在鍋爐中的裝置經常因為其灰塵、雜質而導致裝置無法使用。
為此,通常采用更換裝置,或停止鍋爐卸下裝置進行清理的方式進行維護,極為不便。
為克服上述問題,研發團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了解生產工藝,成功開發出可耐灰的球閥,特別針對鍋爐裝置用的卸灰管道的苛刻工況條件下。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可長期使用在較為苛刻、惡劣的鍋爐環境下,可自動長期的自清理、在后續可進行卸灰。
本申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一種自清理耐磨卸灰球閥,所述球閥包括閥體以及設于閥體中的球體,閥體上還安裝有一根閥桿,該閥桿插接于球體頂部上;所述球體底部插接有一下閥桿;其中所述
閥體內部的空腔中設有一
閥座,其呈環形固定在閥體內部、沿著球體的側壁密封對接;
閥座與球體對接的密封位置設有一
刮刀,其類似梯形的片狀結構、梯形的一側邊沿著球體貼合、梯形的另一側邊固定于閥座上;
閥座內部設有空心的閥腔;靠近閥座的閥體側壁向外凹陷有一泄灰槽;
所述刮刀連接在閥腔與泄灰槽之間的閥座上。
優選地,泄灰槽,其為環形的空腔、其設于閥體內部的下側位置、延伸于下閥桿與閥座之間。
優選地,泄灰槽外側的閥體上設有可拆卸的蓋。
優選地,蓋沿著閥體上的側壁固定有螺栓。
優選地,蓋與閥體側壁間夾持有密封圈。
優選地,閥座,其整體呈環形,其局部的為“T”形結構,沿著“T”形結構的左右及下側設有迷谷式的密封結構。
優選地,閥座的左側與閥體側壁間固定有石墨環;
閥座的底側與閥體側壁間固定有O型圈;
閥座的右側套接有一環形的壓板;在閥座與壓板之間固定一O型圈。
優選地,閥座右側壁與壓板左側壁間固定套接有一環形的板簧。
優選地,閥桿與閥體上側壁間固定有用于密封的填料及環形的填料墊;
所述填料設于填料墊上部、沿著填料上還固定有填料壓蓋;
下閥桿與閥體下側壁間固定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墊;
密封墊的底部固定有用于安裝下閥桿的底蓋。
優選地,閥桿頂部固定有用于驅動其的渦輪裝置;
渦輪裝置下延伸有用于支撐其的支架;
支架固定在閥體上、兩者間固定有螺柱與螺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高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高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920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