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化學裝置和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29073.5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17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勇;曾巧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13 | 分類號: | H01M4/13;H01M50/53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 地址: | 352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化學 裝置 電子 | ||
本申請公開一種電化學裝置和電子裝置,可改善電化學裝置極片與集流盤的連接導致的電解液浸潤困難的問題,提高電化學裝置的電化學性能。該電化學裝置包括電極組件,第一集流件和第二集流件。第一集流件包括第一集流盤和第一導電部,第二集流件包括第二集流盤和第二導電部。第一導電部位于第一集流盤和電極組件之間,第二導電部位于第二集流盤和電極組件之間。其中,第一集流盤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集流盤包括第二部分,電極組件滿足以下條件中的至少一者:第一部分未設置第一導電部;第二部分未設置第二導電部。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化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化學裝置和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由正極、負極、隔離膜、電解液組成,正負極浸潤在電解液中,鋰離子以電解液為介質在正負極之間運動,實現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當前鋰離子電池多采用圓柱全極耳結構通過焊接的方式引出極耳,即在正負極外端留出空白箔材,并在卷繞成電極組件后將電極組件兩端的空白箔材揉平,在空白箔材的揉平面上分別焊接集流盤。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電化學裝置和電子裝置,以改善電化學裝置的極片與集流盤的連接導致的電解液浸潤困難的問題,提高電化學裝置的電化學性能。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化學裝置,包括電極組件,電極組件包括第一極片、第二極片和隔離膜,隔離膜設置于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之間。電化學裝置還包括第一集流件和第二集流件,沿電極組件的軸向方向,第一集流件和第二集流件位于電極組件的相對的兩端。第一集流件包括第一集流盤和設置在第一集流盤上的第一導電部,第一導電部位于第一集流盤和電極組件之間,第一導電部和第一極片連接。第二集流件包括第二集流盤和設置在第二集流盤上的第二導電部,第二導電部位于第二集流盤和電極組件之間,第二導電部與第二極片連接。其中,第一集流盤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集流盤包括第二部分,電極組件滿足以下條件中的至少一者:第一部分未設置第一導電部;第二部分未設置第二導電部。
本申請提供的電化學裝置,其電極組件的極片與集流盤之間設置有導電部,其中一個極片對應的導電部僅設置在集流盤的部分區域。這樣,通過未設置導電部的區域,電極組件的極片所在區域和集流盤之間構成可流體導通的空間,可以改善現有電化學裝置的極片與集流盤連接導致的電解液浸潤困難的問題,提高電化學裝置的電化學性能。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電極組件的軸向方向上,第一導電部與第二導電部的正投影存在不重疊部分。在與電極組件的軸向相垂直的截面上的不重疊部分,電化學裝置的電解液都能從電極組件的正極和負極中的至少一端浸潤電極組件。
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電極組件的軸向方向上,第一導電部與第二導電部的正投影不存在重疊的部分。這樣可以保證在與電極組件的軸向相垂直的截面上的任意區域,電化學裝置的電解液都能從電極組件的正極和負極中的至少一端浸潤電極組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電部為焊印或導電膠,第二導電部為焊印或導電膠。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膠具有第一通孔。這樣,導電膠形成有通孔的結構,在設置有導電膠作為第一導電部或者第二導電部的區域,導電膠不會完全隔絕流體導通,即電解液仍然可以通過第一通孔導通,進而浸潤電極組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者設置有第二通孔,電解液可以從第二通孔進入電極組件,可以避免集流盤阻礙電解液浸潤。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組件中心到邊緣的直線在第一集流盤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部分內。這樣,第一集流盤上第一部分的在垂直于該卷繞式電極組件的中心軸的截面的正投影從中心到邊緣都有分布,可以保證卷繞式電極組件從中心到邊緣的電解液浸潤效果。
第一極片包括第一集流體和設置在第一集流體上的第一活性材料層。第二極片包括第二集流體和設置在第二集流體上的第二活性材料層。沿電極組件軸向方向,第一集流體包括第一極耳,第二集流體包括第二極耳。第一極耳未設置第一活性材料層,第一極耳與第一導電部連接。第二極耳未設置第二活性材料層,第二極耳與第二導電部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90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