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隔震工程中專用抗風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28740.8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99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周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力 |
| 主分類號: | E04B1/92 | 分類號: | E04B1/92;E04B1/98;E04B1/41;E04H9/14;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工程 專用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建筑隔震工程中專用抗風裝置,包括抗風支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風支座(14)包括上連接板(6)、抗風鋼板(9)和下連接板(10),所述上連接板(6)的底部焊接有抗風鋼板(9)的一端,所述抗風鋼板(9)的另一端與下連接板(10)的頂部焊接,所述上連接板(6)與下連接板(10)的兩側均焊接有螺桿(16),所述上連接板(6)和下連接板(10)通過螺桿(16)與臨時支撐架(8)栓接,所述上連接板(6)與下連接板(10)的頂部均開有第二螺栓孔(15),所述上連接板(6)的頂部設置有上預埋板(5),所述下連接板(10)的底部設置有下預埋板(11),所述上預埋板(5)與下預埋板(11)的頂部拐角處均開有第一螺栓孔(12),所述上預埋板(5)與下預埋板(11)的頂部四周中部均開有錨筋孔(13),所述上預埋板(5)與下預埋板(11)的頂部四周中部通過錨筋孔(13)固定連接有第二錨筋(4),所述上預埋板(5)與下預埋板(11)的頂部拐角處設置有預埋螺套(3),所述預埋螺套(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錨筋(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隔震工程中專用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孔(12)與第二螺栓孔(15)的位置相對應,所述第一螺栓孔(12)與第二螺栓孔(15)的孔徑均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隔震工程中專用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支撐架(8)設置有兩個,所述臨時支撐架(8)為X形結構,所述臨時支撐架(8)垂直于設置于抗風鋼板(9)的平面兩側,所述臨時支撐架(8)相對于上連接板(6)和下連接板(10)為可拆卸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隔震工程中專用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螺套(3)與上連接板(6)、上預埋板(5)和下連接板(10)、下預埋板(11)通過外六角螺栓(7)與第一螺栓孔(12)和第二螺栓孔(15)栓接配合,所述預埋螺套(3)的材質為碳素鋼或合金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隔震工程中專用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風鋼板(9)與上連接板(6)、下連接板(10)四周對稱,所述抗風鋼板(9)設置有若干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隔震工程中專用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預埋板(5)與下預埋板(11)的材質均為碳素鋼或合金鋼,所述上預埋板(5)與下預埋板(11)的厚度不小于12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隔震工程中專用抗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預埋板(11)的下方均澆筑有混凝土墻體(1),所述混凝土墻體(1)的澆筑面標高與下預埋板(11)的底面標高平齊。
8.一種建筑隔震工程中專用抗風裝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建筑隔震工程中專用抗風裝置使用方法具體步驟為:
S1施工準備:熟悉施工圖及相關規范,參加圖紙會審,并做好施工現場調查記錄。仔細閱讀設計施工圖紙有關抗風裝置及其四周梁板柱結構圖,測放抗風裝置下預埋板安裝的主控軸線,根據主控點對相關的上、下部結構的梁定位軸線和標高進行放線測量,編制詳細的機具設備、工具、材料進場計劃;根據施工進度安排抗風裝置進場,滿足施工要求。制作可微調標高與平整度的楔形木墊等,落實吊裝夾具等鋼結構安裝專用工具,滿足施工要求,按照加工計劃,委托鋼結構加工廠進行抗風裝置的加工制作。
S2抗風裝置制作:抗風支座由若干塊平行的抗風鋼板及上、下連接鋼板。先刨加工抗風鋼板四周,線切割一定尺寸,再檢驗鋼板的平整度。再銑加工中間削薄厚度尺寸,先粗銑留有余量,再精銑,保證中間削薄厚度尺寸公差要求。連接板板的材料一般為碳素鋼或合金鋼,連接板的螺栓孔,應與預埋板螺栓孔對應,應考慮上、下部結構的梁尺寸與鋼筋排布,避免螺栓與錨筋與上、下部結構的梁鋼筋交叉。焊接抗風鋼板,主要是控制焊接變形和抗風鋼板在連接板上位置;在上、下連接板上畫好焊接位置,先焊接中間一塊,間斷焊接固定,再連續補焊,砂光;再焊接兩邊的抗風鋼板,焊法同前;為預防焊接變形,上、下連接板用壓板固定,焊接時焊條角度一致,速度均勻,待冷卻后再去除壓板。焊接過程中需注意抗風鋼板與上、下連接板四周對稱。X形臨時支撐架垂直于抗風鋼板平面兩側布置,采用比抗風鋼板厚3mm的X行鋼片,將螺桿焊接于上下連接板上,再將2塊X形鋼片用螺栓連接在螺桿上,預埋板和套筒的材料一般為碳素鋼或合金鋼,預埋錨筋一般為HRB335,預埋鋼板的厚度不小于12mm,錨固鋼筋的錨固長度大于20倍錨固鋼筋直徑,錨固鋼筋與預埋板之間通常采用螺紋連接加塞焊,可以用直徑18mmHRB335螺紋鋼車出M16螺紋,也可以采用搓齒成型,加工出M16螺紋。預埋鋼板上的螺桿端頭,一般焊接接長錨筋,螺桿接錨筋起著錨固鋼筋的作用。
S3下部結構梁模板與鋼筋安裝:按照常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模板和鋼筋安裝施工,下部結構梁鋼筋安裝處理好與下預埋板錨筋和套筒的交叉矛盾。
S4下預埋板安裝:依據下部結構的梁頂部鋼筋與下預埋板底面之間的標高差,制作楔形木墊。將下預埋板吊裝至下部結構的梁上,人工配合將下預埋板安裝到位,并將制作好的楔形木墊塞至預埋板下,通過楔形木墊調整下預埋板的標高、平整度等,初步固定下預埋板。利用水準儀測定下預埋板的精確標高,將下預埋板底面標高控制與下部結構的梁頂標高相等,利用水準尺調整下預埋板平整度,誤差控制在±1mm以內,在下預埋鋼板上彈墨線,標記出下預埋板中心軸線的具體位置。待調整就緒后,用Φ12短鋼筋將下預埋板錨筋與下部結構的梁主筋點焊,固定下預埋板位置,避免后續混凝土澆筑對下預埋板擾動的影響。最后用全站儀測量復核安裝情況,且拉通線精確檢查。
S5抗風支座與上預埋板安裝:待下部結構梁混凝土強度達到75%后方可進行抗風支座安裝。用吊具穿過連接板與臨時支撐的焊接點,采用懸臂吊車或塔吊將抗風支座吊裝至預設位置,為確保支座水平,使用雙環同時起吊,嚴禁單環起吊,同時為防止對連接板螺孔造成損傷,嚴禁使用連接螺孔起吊。抗風支座及上預埋板吊運過程中,避免支座與尖銳的物體碰撞。定位抗風支座時,為消除或減小高度和水平度誤差累積,將抗風支座上的高點與下部結構的梁低點對應,并復核平面位置、頂面高程和頂面水平度。然后對稱擰緊連接下預埋板與抗風支座的螺栓時,使每個螺栓具有一定的鎖緊力矩,扭力扳手上指針指到所需值為宜,初擰力矩不大于75%,及時復測抗風支座軸線位置和標高,如有偏差應進行微調處理并做好記錄,用吊具套住上預埋板,將上預埋板吊裝至抗風支座上連接板上,與抗風支座類似安裝方法,定位安裝上預埋板。抗風支座連接板與預埋板應密貼,若在板件擰緊后邊角翹起,存在可見縫隙應當采用環氧樹脂填縫完成上述工作后,清潔抗風支座表面污跡,并及時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后續施工過程對其造成污染和損傷。工程實踐中,常用玻璃絲布、塑料布或薄木板等對抗風支座進行臨時覆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力,未經周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874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紡紗用紗線防斷智能制造裝置
- 下一篇:一種面粉加工共振式混合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