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弧增材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28718.3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13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肇慶中彩機電技術研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9/04 | 分類號: | B23K9/04;B23K9/32;B23P15/00;B23P23/00;B24B1/00;B24B2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6500 廣東省肇慶市封開***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弧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電弧增材制造方法,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頂面固定連接有頂板,且頂板的頂面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頂端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弧增材總成,且電弧增材總成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控制機構,所述機體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機箱。本發明通過對高溫的原材料進行循環水降溫的方式,利用活塞與抽水管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得抽水管抽取水槽內水分進入冷卻管內,冷卻管在頂板內吸收原材料的熱量進行降溫,水分再經過回水管返回水槽內,避免了設備對原料加工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高溫使得原料的表面出現高溫氧化,造成原料堆焊的質量無法達到要求,導致產品合格率低,成本浪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電弧增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增材制造技術是基于離散-堆積原理,由零件三維數據驅動,采用材料逐層累加的方法制造實體零件的快速成形技術,該成形方法最大優勢是無需傳統的刀具即可成形、降低工序、縮短產品制造周期,尤其適于低成本小批量產品制造,而且越是結構復雜、原材料附加值高的產品,其快速高效成形的優勢越顯著,在航空航天、生物醫學、能源化工、微納制造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增材制造技術按熱源類型可分為激光、電子束和電弧,其中電弧增材制造載能束具有熱流密度低、加熱半徑大、熱源強度高等特征。
現代使用電弧增材制造設備對原料進行增材的過程中,由于設備對原料加工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高溫使得原料的表面出現高溫氧化,造成原料堆焊的質量無法達到要求,導致產品合格率低,成本浪費的問題,同時由于電弧堆焊后的原材表面會出現凸起或凹陷,需要將加工后的材料送入磨削設備進行摩擦處理,在運送時浪費大量的加工時間,影響加工的進度,導致設備工作效率低,時間浪費的問題,另外由于設備在堆焊會產生大量的殘渣,若不對殘渣處理,殘渣飛濺到空氣中污染環境,且容易傷到工人,造成裝置的環保性差,安全性低的問題,現推出一種電弧增材制造設備及其增材制造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弧增材制造設備及其增材制造方法,具備保證產品合格率、節約成本、工作效率高、節約實際、環保性好、安全性高的優點,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弧增材制造設備,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頂面固定連接有頂板,且頂板的頂面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頂端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弧增材總成,且電弧增材總成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控制機構,所述機體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機箱,且機箱內腔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馬達,所述馬達的輸出軸上固定套接有轉輪,且轉輪的正面活動連接有聯動桿,所述機箱內腔的底面固定連接有水槽,且水槽內腔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抽水管,所述聯動桿的一端延伸至抽水管的內腔且活動連接有活塞,所述抽水管左側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冷卻管,所述冷卻管的一端延伸至頂板的內腔且盤踞在頂板內,所述冷卻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位于頂板內腔的回水管,且回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水槽的上方,所述機箱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控制器,所述電弧增材總成上固定連接有溫度儀,且溫度儀和控制器與馬達為閉合回路。
精選的,所述支架頂端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內腔底面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壓板,且壓板底面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下方且固定連接有連接板,且連接板底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套接有摩擦盤,所述限位槽的兩側均活動套接有卡桿。
精選的,所述頂板的頂面固定連接有除塵板,所述機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集塵箱,且集塵箱的頂面固定連接有吸塵泵,所述吸塵泵的輸出端延伸至集塵箱的內部,所述吸塵泵的輸入端固定連接有傳導管,且傳導管的一端延伸至除塵板的內腔,所述集塵箱的內腔活動套接有轉軸,且轉軸上固定連接有毛刷,所述集塵箱的底面固定連接有排污口。
精選的,所述活塞的寬度值與抽水管內腔的寬度值相等,所述活塞與抽水管的內腔活動套接。
精選的,所述聯動桿的長度值大于轉輪的直徑值,所述聯動桿的長度值小于轉輪到抽水管內腔底面的距離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肇慶中彩機電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未經肇慶中彩機電技術研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871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