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熱交換芯的自動化生產線及其裁切輸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27846.6 | 申請日: | 2020-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81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代烈;張家兵;黃鴻鑫;徐思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百立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F1/38 | 分類號: | B26F1/38;B26D7/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交換 自動化 生產線 及其 輸送 結構 | ||
1.一種全熱交換芯的自動化生產線的裁切輸送結構,包括機架(1)、用于放置以及輸送待裁切膜片的輸送帶(91)、設置于機架(1)上用于裁切膜片的裁切機構(98)以及用于將裁切完成的膜片取出的輸送機構(92),所述輸送機構(92)包括輸送吸盤(93)、驅動輸送吸盤(93)沿機架(1)寬度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件(94)、驅動輸送吸盤(93)上下移動的第二驅動件(95)以及驅動輸送期盼沿機架(1)長度方向移動的第三驅動件(96)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輔助提升機構,輔助提升機構包括噴氣頭(971),所述輸送帶(91)表面開設有透氣孔,所述噴氣頭(971)設置于機架(1)上且位于膜片下方,所述噴氣頭(971)與氣源連接用于向膜片底面吹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熱交換芯的自動化生產線的裁切輸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氣頭(971)沿機架(1)寬度方向設置有多個,所述輔助提升機構包括位移控制器、定位感應片(973)、第一紅外感應器(974),所述定位感應片(973)數量與噴氣頭(971)相同且一一對應,所述第一紅外感應器(974)設置于輸送吸盤(93)上且與位移控制器電連接,用于在輸送吸盤(93)沿機架(1)移動到定位感應片(973)位置時檢測定位感應片(973),并向控制器發出電信號,所述位移控制器設置于機架(1)上且與第一驅動件(94)電連接,用于在接收第一紅外感應器(974)的信號以后控制第一驅動件(94)停止。
3.一種全熱交換芯的自動化生產線,包括如權利要求1-2任意一項所述的裁切輸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上依次設置有下料工位(11)、疊加臺(12)以及膜片放置工位,所述下料工位(11)上設置有將堆疊的流道板進行逐一下料的下料機構、將下料后的流道板輸送到疊加臺(12)上的第一輸送機構(71),所述膜片放置工位與疊加臺(12)之間設置有將膜片從膜片放置工位輸送到位于疊加臺(12)上的流道板上的第二輸送機構(7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全熱交換芯的自動化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機構包括下料槽(21)、定位框(22)、第一托料機構(3)、第二托料機構(4)、第三托料機構(5)以及落料機構(6),所述下料槽(21)開設于機架(1)上且沿下料工位(11)到疊加臺(12)的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框(22)設置于機架(1)上且位于下料槽(21)遠離疊加臺(12)的一端,所述第一托料機構(3)、第二托料機構(4)、第三托料機構(5)以及落料機構(6)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所述第二托料機構(4)用于支撐堆疊的流道板,所述第一托料機構(3)用于插入堆疊的流道板中將流道板分成位于第一托料機構(3)上方的堆疊段和位于第一托料機構(3)和第二托料機構(4)之間的預加料段,所述第三托料機構(5)用于將預加料段中最下方的流道板與其余流道板分隔開,所述落料機構(6)用于支撐預加料段并在第三托料機構(5)將最下方的流道板隔開以后將最下方的流道板下料到下料槽(21)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百立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紹興百立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784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異常檢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建筑材料回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