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市政安全排水井結構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27668.7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04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云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恒超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恒宏瑞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E03F5/06;E03F5/14;E03F5/22;E03F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市政 安全 水井 結構 施工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市政安全排水井結構及施工方法,其包括排水井體以及排水蓋,排水蓋定連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和排水蓋之間連接有豎桿,排水井體內設置有限位桿,排水井體內壁開設有安裝槽,固定板位于安裝槽的下方;排水井體內設置有驅動桿,通槽與排水蓋上的排水口連通,通槽的下端與安裝槽連通,限位桿位于安裝槽內的一端開設有導向面,驅動桿的一端與導向面滑動連接;限位桿上套接有第一彈簧,限位桿被驅動桿驅使出安裝槽外時,第一彈簧處于壓縮狀態;驅動桿的上端位于通槽內,驅動桿包括與限位桿抵接的抵接部以及活動部,抵接部開設有凹槽,活動部連接有浮塊,凹槽內壁的上部開設有注水口,排水井體內設置有注水管。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排水井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市政安全排水井結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市政道路建設中,通常在道路的兩側設置與市政排水系統連接的排水井。雨天時,市政道路上的積水和兩側的非機動車道的積水匯流至排水井,再進入市政排水系統。
目前的排水井,如公告號CN206157870U的專利所述,包括排水井體,在排水井體的上部設有卡接在排水井體口的卡盤,在卡盤的中部設有鐵絲網,鐵絲網的邊緣處設置在卡盤的內緣面內,并且通過螺栓與排水井體的上面固定連接。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卡盤和鐵絲網通過螺栓固定在排水井體上,拆卸比較方便,存在卡盤或鐵絲網被損壞或者丟失的情況,當人墜入在凹槽內時,因為凹槽具有一定的深度,還是存在危險的情況。
發明內容
為了改善排水井體出現人員墜落的情況,本申請提供一種市政安全排水井結構及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市政安全排水井結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市政安全排水井結構,包括排水井體以及排水蓋,所述排水井體與地面之間留有臺階面,所述排水蓋蓋設于臺階面上,所述排水蓋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排水蓋之間連接有豎桿,所述排水井體內設置有用于限制固定板向上移動的限位桿,所述排水井體內壁開設有用于供限位桿安裝的安裝槽,所述固定板位于安裝槽的下方,所述安裝槽的槽口設置有限位環,所述限位桿上設有與限位環抵接的限位塊;
所述排水井體內設置有用于驅使部分限位桿滑出安裝槽外的驅動桿,所述臺階面開設有通槽,所述驅動桿由上至下滑入通槽內,所述通槽與排水蓋上的排水口連通,所述通槽的下端與安裝槽連通,所述限位桿位于安裝槽內的一端開設有導向面,所述驅動桿的一端與導向面滑動連接;
所述限位桿上套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限位塊抵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限位環抵接,所述限位桿被驅動桿驅使出安裝槽外時,第一彈簧處于壓縮狀態;
所述驅動桿安裝于通槽內時,所述驅動桿的上端位于通槽內,所述驅動桿包括與限位桿抵接的抵接部以及活動部,當驅動桿安裝于通槽內時,所述抵接部遠離限位桿的一端開設有凹槽,所述活動部靠近抵接部的一端連接有插入凹槽內的插桿,所述插桿的一端連接有浮塊,所述凹槽的槽口處過盈配合有限制浮塊離開的擋塊,所述凹槽內壁的上部開設有注水口,所述排水井體內設置有與注水口連通的注水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排水蓋安裝在排水井內時,固定板位于排水井內并且位于安裝槽的下方,在將驅動桿插入通槽內,驅動桿伸入安裝槽內并且驅動限位桿向外伸出,驅動桿插在安裝槽內時,部分限位桿始終位于安裝槽外,如果人將排水蓋向上拉動時,固定板的上表面與限位桿抵接,從而使排水蓋不能離開排水井體,減少排水蓋缺失或者翹起的情況,能夠對行人的安全起較好的保障;
因為驅動桿位于通槽內,所以人手不易通過通槽將驅動桿拔出,只有知道具體打開方式的人才知道應該怎么打開排水蓋;
具體打開排水蓋的方式是,先將水注入注水管內,水通過注水管進入凹槽內,從而使浮板受到浮力向上移動時,活動部能夠逐漸向上移動,使活動部從排水蓋的排水口中伸出,使人能夠握持活動部,然后再將驅動桿向外拔出,使驅動桿離開安裝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恒超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恒宏瑞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恒超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恒宏瑞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766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