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掘工作面運輸平巷小型清煤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26630.8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26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昕;任偉;劉洋;朱曉慶;李財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C35/20 | 分類號: | E21C35/2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侯小幸 |
| 地址: | 037003***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掘 工作面 運輸 平巷 小型 清煤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掘工作面運輸平巷小型清煤機,涉及煤礦井下落煤清理領域,該清煤機主要包括底板、清煤鏟板、清煤耙手和托煤板,該過程主要是通過整個裝置前進,清煤鏟板鏟到煤時,清煤耙手將煤收集到托煤板,托煤板在升降千斤頂的作用下抬高至皮帶上方合適高度,向前拖動清煤機,打開托煤板與升降千斤頂相連的卡扣,經卸煤裝置將落煤及煤泥倒入皮帶。本發明體積小,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用于各采掘復雜的巷道操作,清理過程中只需要一根高壓膠管與巷道壓風管路連接,將壓風管路高壓風的動能轉化為機械能,為清煤機提供清煤所需的動力,同時可在底皮帶與底板之間狹小的空間內作業,完成人工難以完成的任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井下落煤清理領域,具體為一種采掘工作面運輸平巷小型清煤機。
背景技術
由于在綜采掘進生產、運輸過程中,采掘運輸巷內伴隨有大量煤炭從自移尾兩側及運輸皮帶兩側灑落,不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煤炭損失,而且嚴重影響到運輸平巷兩幫的通行安全,同時灑落的煤炭有很大一部分進入了皮帶底部,在皮帶底部形成了很厚的煤及煤泥,清理起來十分不便,當厚度達到底皮帶高度時,就會嚴重影響皮帶運輸的通暢性及皮帶的使用壽命,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隱患。不僅如此,底皮帶與底板之間的空間十分狹小,人進去清理很容易磕磕碰碰,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隱患,傳統的清煤方式是人工鐵鍬清理,平均一個班需要3名工人進行一個班的時間清理,在皮帶開啟時還不能進行清理作業,而且皮帶一旦開啟,清理的工人更容易受傷,所以如果要去清理該處的煤,不僅難度較大,而且人工成本高,所以需要設計一種清煤裝置來解決這些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煤炭掉入皮帶底部帶來安全隱患且皮帶與底板之間空間狹小不易清理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采掘工作面運輸平巷小型清煤機。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采掘工作面運輸平巷小型清煤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面四角處分別設有輪子,所述底板上放置有簸箕狀的托煤板,所述托煤板的左右側為擋煤板、后側為起落連接板,所述起落連接板的頂部后側為水平的千斤頂板,所述千斤頂板的底面和底板之間設有托板和兩個升降千斤頂,兩個升降千斤頂的活塞桿端部固定于底板上、油缸底部固定于托板底面,所述托板與千斤頂板底面抵靠,兩個升降千斤頂的一側均通過固定銷和卡扣連接于起落連接板;所述底板的前側通過多個合頁連接有清煤鏟板,所述清煤鏟板的左右兩側為擋板,所述清煤鏟板的前側為尖部、與地面接觸,所述底板的底面上還設置有兩個調節千斤頂,兩個調節千斤頂的油缸側面固定于底板底面上、活塞桿端部固定于清煤鏟板的底面上,所述清煤鏟板上設有兩個清煤耙手,兩個清煤耙手分布于左右、且相向旋轉,兩個清煤耙手旋轉時中間有相交部分,所述清煤耙手的中心為齒輪槽,所述清煤耙手的動力來源為高壓風推動風盤,所述高壓風推動風盤通過傳動軸與錐齒輪連接,所述錐齒輪與二級傳動錐齒輪咬合,所述二維傳動錐齒輪通過兩根連接桿分別驅動兩個清煤耙手,兩根連接桿的一頭固定連接于同一根螺栓,所述螺栓固定連接于二維傳動錐齒輪的底面圓周處,兩根連接桿的另一頭分別與兩個清煤耙手中間的齒輪槽咬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66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晶圓缺陷的監控方法
- 下一篇:金屬電遷移測試電路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