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參數可調射頻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26268.4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02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汝承;賈飛飛;王強;宋歡林;張鑫楨;楊長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頻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9/05 | 分類號: | H01R9/05;H01R4/02;H01R24/4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潤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偉斌;歐秋望 |
| 地址: | 51073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參數 可調 射頻 連接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S參數可調射頻連接器,包括外導體,其中軸設有腔體,且其外壁上設有開放窗口,開放窗口由所述外導體切除部分外壁后露出所述外導體的腔體而形成;內導體,插接于所述外導體的腔體內,且在所述開放窗口處與所述同軸線纜進行對接,并采用一定量的焊料焊接所述同軸線纜和所述內導體,以調節所述射頻連接器的S參數。本發明的射頻連接器能夠更加穩定地進行焊接,使得焊接效果更好,且更好地控制所述焊料的實際用量。而且,同軸電纜與射頻連接器連接后直連天線輸入口,既免去主饋端連接件,又保持了主饋端S參數可調;在免去主饋端連接件及節約了物料成本和裝配工的同時,又在電流密度最大的主饋端減少三個焊點,極大提升天線互調水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射頻連接器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S參數可調射頻連接器。
背景技術
現有射頻連接器,如基站天線領域里7/16Din和4.3-10射頻連接頭,連接器外導體完全包裹連接器內導體。連接器制作完成后,連接器是一個密閉部件,S參數無法進行調試。同時,在天線實際生產中,射頻連接器與基站天線輸入口之間通常通過一個帶S參數調試功能的連接件來進行連接,此連接件能夠與S參數進行配合工作。具體地,所述連接件通過在電流密度最大的主饋端額外引入3個焊點,然而,主饋端焊點的增多極大地提高了基站天線互調指標惡化的概率。因此,一種既能實現S參數調試,又能通過電纜與天線輸入口直連的射頻連接器,對于天線互調指標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S參數無法進行調試、天線互調指標惡化概率較高的缺陷,提供一種S參數可調射頻連接器,用于實現射頻連接器的S參數能夠進行調試,實現射頻連接器與天線輸入口通過電纜直連,從而在主饋端免去額外連接件,在電流密度最大的主饋端減少3個額外焊點,提升天線互調指標。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S參數可調射頻連接器,包括外導體,其中軸設有腔體,且其外壁上設有開放窗口,所述開放窗口由所述外導體切除部分外壁后露出所述外導體的腔體而形成;內導體,插接于所述外導體的腔體內,且在所述開放窗口處與所述同軸線纜進行對接,并采用一定量的焊料焊接所述同軸線纜和所述內導體,以調節所述射頻連接器的S參數;絕緣支架,位于所述外導體與所述內導體之間。
本方案中,所述S參數,又稱散射參數,是微波傳輸中的一個重要參數。由于天線不是單一的類型的,而是有多種類型的。面對多種類型的天線,當所述射頻連接器連接到所述天線時,需要對S參數進行調試,才能使所述射頻連接器匹配不同類型的天線。所述射頻連接器通過內導體直接與所述同軸線纜實現連接后,直連天線輸入口,免去了主饋端連接件,節約了物料成本和裝配工時。通過采用絕緣支架隔離所述外導體和所述內導體,避免所述外導體和所述內導體直接接觸,而導致通電后,所述射頻連接器損壞,甚至報廢。在本方案中,在所述外導體上設有開放窗口,通過所述開放窗口,工作人員可以直觀地觀察到所述同軸線纜和所述內導體的具體位置,能夠更加方便地對所述同軸線纜和所述內導體的相對位置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進行焊接;再者,本方案通過所述開放窗口,能夠直接將所述同軸線纜、所述內導體、所述絕緣支架組裝形成所述射頻連接器后,再進行焊接,由于焊接后的所述同軸線纜和所述內導體的焊接處較容易損壞,本方案避免了在將焊接好的所述同軸線纜、所述內導體、所述外導體安裝匹配的過程中,出現焊接處斷裂的情況;再者,當所述射頻連接器出現故障,本方案還方便進行維護,本方案通過所述開放窗口可排除是否是由于所述同軸線纜和所述內導體的焊接處斷裂而導致接觸不良的故障,況且,當所述同軸線纜和所述內導體的焊接處接觸不良,可直接在所述開放窗口處進行焊接;除上述之外,相比現有技術,本方案的操作更加方便,在露天的情況下,不必采取多余的步驟,能夠直接通過開放窗口對S參數進行調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頻技術(廣州)有限公司,未經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頻技術(廣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62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