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成本的聚烯烴合成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25364.7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06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朱小峰;錢昇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和爍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08 | 分類號: | B32B27/08;B32B27/20;B32B27/32;B32B27/34;B32B33/00;C08L23/06;C08L77/00;C08L23/16;C08L23/08;C08L23/12;C08J5/18;C08J9/04 |
| 代理公司: | 無錫智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劉詠華 |
| 地址: | 3340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成本 烯烴 合成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針刺強度和拉伸強度高的多層合成紙,其成本較低,包括上表面層,上次表面層,芯層,下次表面層和下表面層,其中上表面層和下表面層的組成包括:茂金屬聚乙烯10?30份,聚酰胺10?30份,無機填料5?10份,厚度為10?30um;上次表面層和下次表面層的組成包括:超支化聚丙烯?丁烯共聚物20?50份,丙烯三元共聚物20?50份,無機填料5?10份,厚度為20?40um;芯層為40?50份的等規聚丙烯,厚度為20?40um,任選的發泡劑0?20份。該多層合成紙的針刺強度和拉伸強度高,而且成本低,適合不同場合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合成紙制備領域,具體是一種低成本的聚烯烴合成紙以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合成紙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合成紙又稱聚合紙或塑料紙,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但一般認為合成紙是以合成樹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為主要原料,經過一定高溫熔融、擠壓、延伸制成薄膜,然后進行紙狀化處理,賦予其天然紙的性能——特別是白度、不透明度等外觀性能以及印刷適應性、黏合適應性等,由此而得到的材料。合成紙的出現源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高速發展的經濟對紙張需求的急劇增加,導致紙漿價格的飛漲;其次,普通紙張存在各種缺陷,如耐水性等,而合成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些缺陷;最后,世界各國對紙張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面作為造紙原料用的木材等植物纖維卻日益減少,而合成紙的出現可以減緩紙業對地球植被的消耗。
生產合成紙的工藝主要有以下幾種:流延法,壓延法,吹膜法以及多層共濟法。目前最有前景的多層共擠擠出復合方法,它是采用3臺以上的擠出機,將不同功能的樹脂原料如PA、PE、PP等,分別熔融擠出,通過各自的流道在一個模頭匯合,再經過吹脹成型,冷卻復合在一起。多層共擠合成紙,可通過調整各層的厚度及多種材料的搭配使用,可以靈活的設計出不同性能的薄膜。但根據現有材料制備出的合成紙,其針刺強度以及拉伸強度低,無法滿足某些特殊場合的應用,亟需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成本且針刺強度和拉伸強度高的合成紙。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針刺強度和拉伸強度高的多層合成紙,包括上表面層,上次表面層,芯層,下次表面層和下表面層,其中上表面層和下表面層的組成包括:茂金屬聚乙烯10-30份,聚酰胺10-30份,無機填料5-10份,厚度為10-30um;上次表面層和下次表面層的組成包括:超支化聚丙烯-丁烯共聚物20-50份,丙烯三元共聚物20-50份,無機填料5-10份,厚度為20-40um;芯層為40-50份的等規聚丙烯,厚度為20-40um,任選的發泡劑0-20份。
進一步的,所述聚酰胺為芳香族聚酰胺,優選由對苯二酸和丁二酸得到。
進一步的,所述無機填料為二氧化硅、滑石粉或高嶺土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的,所述丙烯三元共聚物為丙烯丁烯乙烯基降冰片烯三元共聚物。
進一步的,超支化聚丙烯丁烯共聚物的制備方法為:丙烯丁烯在α-二亞胺金屬催化劑,如亞乙基苊(α-二亞胺)鎳催化劑催化下,加入鏈轉移劑聚合得到超支化聚丙烯丁烯共聚物。
進一步的,所述的發泡劑為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進一步的,所述的茂金屬聚乙烯的熔體流動速率為3-5g/10min。
進一步的,所述合成紙的針刺強度大于等于600gf。
進一步的,所述的合成紙的拉伸強度大于等于50.0MPa。
進一步的,多層合成紙的制備方法,:采用多層共擠方法制備得到。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通過上表面層和下表面層中茂金屬聚乙烯以及聚酰胺的組合提高合成紙的拉伸強度,通過上次表面層和下次表面層超支化聚丙烯-丁烯共聚物和丙烯三元共聚物提高合成紙的針刺強度,總體來說,獲得的合成紙的針刺強度和拉伸強度都比較好,并且成本較低,適合多種場合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和爍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西和爍豐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53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