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漂管的腹膜透析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24585.2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072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3 |
| 發明(設計)人: | 郭佳音;朱晶晶;常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28 | 分類號: | A61M1/28;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洛陽九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炊萬庭 |
| 地址: | 4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漂管 腹膜 透析 | ||
1.一種防漂管的腹膜透析管組,包括留置于患者腹部的短管(2)和可由短管(2)插入患者腹腔(1)內的透析管,其特征在于:透析管包括滑動套設在短管(2)中的剛性直管(3)和滑動套設在剛性直管(3)中的柔性管(5),剛性直管(3)的前端為圓弧形的封閉結構,在剛性直管(3)的下側并靠近自身前端的位置設有與剛性直管(3)內腔連通的穿孔(11),柔性管(5)的后端用于通過三通與透析液袋(29)和廢液袋(33)相連,柔性管(5)的前端可由穿孔(11)中伸出,柔性管(5)還具有定位裝置,定位裝置用于在柔性管(5)的前端經穿孔(11)運動至腹腔(1)內的凹陷(7)位置后向柔性管(5)的后端位置發送到位信號;所述到位信號為柔性管(5)的后端在將柔性管(5)朝向腹腔(1)內推送的外力中斷后朝向腹腔(1)外部的反向竄動;定位裝置包括可拆卸設置在柔性管(5)中的支撐件和設置在柔性管(5)前端的彈性探頭;支撐件為多根第一金屬絲(4),多根第一金屬絲(4)分別插設在沿柔性管(5)的長度方向開設于柔性管(5)管壁上的第一插孔(13)中;彈性探頭包括滑動設置在柔性管(5)前端的第一套管(8),第一套管(8)的前端為與腹腔(1)內凹陷(7)抵觸配合的第一抵觸部且第一抵觸部脫離柔性管(5)分布,在第一套管(8)的前端和柔性管(5)的前端之間設有彈簧(15),在第一套管(8)前端的一側還設有可與腹腔(1)的后腔壁(10)滾動配合的滾輪(12);所述穿孔(11)具有與滾輪(12)滾動配合的弧形段;短管(2)的后端設有用于將剛性直管(3)固定在短管(2)上的第一連接件,在剛性直管(3)的后端設有用于將柔性管(5)固定在剛性直管(3)上的第二連接件,在柔性管(5)的后端設有用于將第一金屬絲(4)固定在柔性管(5)上的第三連接件;第一連接件和第三連接件均具有通過人力控制的控制部,第二連接件可隨柔性管(5)在彈簧(15)作用下沿剛性直管(3)向外的滑動以自動鎖定柔性管(5)和剛性直管(3)的相對位置;第二連接件對于柔性管(5)和剛性直管(3)的相對位置的鎖定作用為柔性管(5)沿剛性直管(3)向外移動的單向鎖定;第二連接件包括傾斜于剛性直管(3)的徑向分布的卡桿(24),卡桿(24)的中部鉸連在剛性直管(3)上,在卡桿(24)和剛性直管(3)的鉸連位置還設有扭簧(26),以通過扭簧(26)將卡桿(24)的內端由開設于剛性直管(3)上的孔伸入剛性直管(3)的內腔中并與柔性管(5)的外壁接觸配合,在柔性管(5)的外壁上沿自身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供卡桿(24)的內端卡接配合的卡槽(27)或凸起,卡桿(24)的外端形成扳柄,扳柄供人力撥動撥桿轉動以解除剛性直管(3)和柔性管(5)之間的單向鎖定作用;柔性管(5)的前端固定設有可封堵第一插孔(13)前端的金屬環(14),第一套管(8)的前端設有向內分布的第一翻邊(16),彈簧(15)的一端與第一翻邊(16)內側固定,彈簧(15)的另一端與金屬環(14)的外側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漂管的腹膜透析管組,其特征在于:第一連接件包括套設在剛性直管(3)外周的螺母(20)和設置在短管(2)后端的外螺紋(18),在短管(2)的后端設有多條沿短管(2)長度方向分布的條形槽(17),螺母(20)的內螺紋(19)為錐形;第三連接件包括分布于柔性管(5)后端的圓盤(21),所有第一金屬絲(4)的后端均固定連接在圓盤(21)上,在圓盤(21)的中部還設有可配合安裝在柔性管(5)后端的第二柱塞(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458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