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電線電纜加工的防纏繞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23793.0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1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樹峰;李愛東;張長青;凌可列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兆能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B08B1/00 |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蘇娟 |
| 地址: | 4121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電線電纜 加工 纏繞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電線電纜加工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用于電線電纜加工的防纏繞裝置,包括底板。該用于電線電纜加工的防纏繞裝置,通過升降座上設置有固定夾具、滑槽、伸縮口、伸縮推桿、活動夾具和滑塊,便于通過伸縮推桿推動活動夾具在升降座上左右活動,滑槽和滑塊使其活動更加穩定,從而利用兩個夾具對電線電纜進行夾持,起到收納時的引線工作,便于在收納錢確保電線電纜是直的,通過升降座上設置有支撐板、防護箱、傳動電機和旋轉齒輪,且旋轉齒輪與伸縮推桿相嚙合,便于伸縮推桿通過旋轉齒輪的旋轉自動左右移動,從而實現自動調節活動夾具位置的效果,通過固定夾具和活動夾具上均設置有滾珠,便于避免在引線工作中對電線電纜造成摩擦傷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線電纜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電線電纜加工的防纏繞裝置。
背景技術
電線電纜用以傳輸電(磁)能,信息和實現電磁能轉換的線材產品,廣義的電線電纜亦簡稱為電纜,狹義的電纜是指絕緣電纜,它可定義為:由下列部分組成的集合體;一根或多根絕緣線芯,以及它們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層,總保護層及外護層,電纜亦可有附加的沒有絕緣的導體。
目前,在電線電纜加工過程中,需要利用對應的收卷裝置對其進行收券,然而,現有的電線電纜收卷不具備防纏繞的功能,目前一般需要人工將纏繞的電線電纜進行手動抖動,再進行電線電纜的收卷,費時費力,故而提出一種用于電線電纜加工的防纏繞裝置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電線電纜加工的防纏繞裝置,具備防止纏繞等優點,解決了現有的電線電纜收卷不具備防纏繞的功能,目前一般需要人工將纏繞的電線電纜進行手動抖動,再進行電線電纜的收卷,費時費力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防止纏繞的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電線電纜加工的防纏繞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數量為四個的滑輪,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箱,所述支撐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箱,所述電機箱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旋轉電機,所述支撐箱的內頂壁和內底壁均固定安裝有旋轉軸承,兩個所述旋轉軸承之間活動安裝有位于支撐箱內部的旋轉絲桿,所述旋轉絲桿的外部螺紋連接有升降軸,所述支撐箱的右側開設有貫穿槽,所述升降軸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左側內壁固定安裝有固定夾具,所述升降座的內底壁開設有滑槽,所述升降座的右側開設有伸縮口,所述伸縮口的內部活動安裝有伸縮推桿,所述伸縮推桿的左側固定連接有位于升降座內部的活動夾具,所述活動夾具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升降座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防護箱,所述防護箱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傳動電機,所述傳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位于伸縮推桿底部的旋轉齒輪,所述升降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傾斜板,所述傾斜板的左右兩側內壁均固定連接有伸縮彈簧,兩側所述伸縮彈簧相對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夾環,所述夾環的內壁固定安裝有清潔海綿,兩個所述夾環相離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震動馬達。
優選的,所述旋轉絲桿通過頂部旋轉軸承延伸至電機箱的內部,且旋轉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旋轉絲桿。
優選的,所述升降軸的內壁開設有與旋轉絲桿相適配的螺紋槽,且升降軸通過螺紋槽與旋轉絲桿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貫穿槽的寬度大于延伸板的寬度,且延伸板通過貫穿槽延伸至支撐箱的外部并與升降座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固定夾具與活動夾具的相對側均為弧形,且固定夾具與活動夾具的相對側均活動安裝有滾珠。
優選的,所述滑塊與滑槽均為相適配的T字形,且滑槽的內部活動安裝有滑塊。
優選的,所述伸縮推桿的底部開設有與旋轉齒輪相適配的齒槽,且伸縮推桿通過齒槽與旋轉齒輪相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兆能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株洲兆能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37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