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脫敏方法、數據脫敏裝置以及計算機可讀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22904.6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17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娥;蘇寧;雍菲;王明德;魯藝;孟捷;王劍;周勇攀;楊瑩;何海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2 | 分類號: | G06F21/62;G06F16/22;G06F16/2455;G06F16/25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張一軍;王安娜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 方法 裝置 以及 計算機 可讀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數據脫敏方法、數據脫敏裝置以及計算機可讀介質。所述數據脫敏的方法,包括:分析源數據,基于所述源數據的特點構建第一脫敏規則;從所述源數據構建基準脫敏字段匹配表,基于所述基準脫敏字段匹配表對源數據的字段進行識別和匹配;根據識別的脫敏字段,將匹配信息的前后內容基于與所述第一脫敏規則不同的第二脫敏規則進行匹配,以使得確認組合規則并構建脫敏參數表;針對所述組合規則,準備映射關系數據;以及基于所述脫敏參數表以及所述映射關系數據,進行數據脫敏,以生成相應的脫敏結果表。根據本發明,能夠實現更準確地在跨組件數據中保留勾稽關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脫敏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審計培訓或測試環境的跨組件數據脫敏的方法,并還涉及使用該數據脫敏方法的裝置和計算機可讀介質。
背景技術
審計分析是指審計機構或人員運用系統方法對審計對象的具體資料和內容進行分類、分辨。它可以分為探測分析和判斷分析兩種。(1)探測分析是在審計前和審計過程中探查錯誤項目的方法,主要用于審查被審單位經濟活動和財政收支活動,以及核算資料等的錯誤,以發現線索。(2)判斷分析是在審計結束時對查證事實做出判斷的方法,主要用于驗證審計數據的正確性,對審計結果做出評價和結論。審計分析具體運用的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結構分析法、指數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
審計分析方法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用分析技術進行審汁事項評價的方法。審計分析的目的在于審計評價,為審計公允結論提供充足的依據。審計分析方法具有通用性,審計分析方法的運用靈活性極大,既可作全面分析,又可作專題分析;既從靜態方面加以分析,又可從動態方面加以分析;既可以作財務審計分析,又可以作效益審計(經營審計和管理審計)分析,從資金、成本、利潤分析到投資、資本、風險分析,再延伸到效率、速度、效益分析;既可以進行單項審計評價,又可以進行綜合審計評價。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并深刻影響著審計環境、審計模式等諸方面,數字化審計模式正是這一條件下的必然產物。數字化審計的核心是采集、轉換、整理和分析數據。數據是信息的載體,是審計的基礎對象,是對一定系統環境下法律法規、財務制度、業務流程的量化。由于數據的虛擬化和無形化特點,如何將數據與審計對象結合起來,將數據間的關系轉換和映射為審計對象間的實體關系,從而使數據還原到其所體現的業務本質上來,就成為實施數字化審計的關鍵點,而這一過程就是構建審計分析模型的過程。模型構建完成后,審計人員就能利用計算機技術方法,通過對數據處理與分析,確定審計重點和疑點,實現審計目標。
審計分析系統需要基于各個業務組件的數據,對各方面的業務進行全面的分析,但原始數據中存在大量敏感數據。
敏感數據又稱隱私數據,常見的有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電話、銀行賬號、郵箱、密碼、醫療信息、教育背景等。盡管各類文獻關于敏感數據的定義多不同,但關于哪些信息不屬于敏感數據的界定則較為一致:非個人數據一般不是敏感數據,各類個人數據的敏感程度也不盡相同。這些與個人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信息受到不同行業和政府數據隱私法規的管制。如果負責存儲和發布這些信息的企業或政府無法保證數據隱私,他們就會面臨嚴重的財務、法律或問責風險,同時在用戶信任方面蒙受巨大損失。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特定、明確和合理的目的,應當在個人信息主體知情的情況下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同意,應當在達成個人信息使用目的之后刪除個人信息。
如前所述,在審計分析領域,針對原始數據的分析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敏感數據,例如客戶信息、賬號、身份證等,導致用戶對數據的學習、系統的使用都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需要一種在處理脫敏數據的方法,以便在實現數據脫敏的同時,保留數據的業務邏輯含義。進一步地,當處于在針對脫敏數據的審計分析的情況下時,有效地幫助審計人員學習、整理審計分析思路,實施審計分析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29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