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污泥清除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022665.4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21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偉炳;譚潤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聞?chuàng)P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9/08 | 分類號: | B08B9/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lián)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 地址: | 52338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泥 清除 裝置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污泥清除裝置及方法。所述污泥清除裝置包括:挖泥機構、抽吸機構、收容機構與排泥機構,所述挖泥機構用于放入滲濾池中,所述挖泥機構與所述抽吸機構的其中一端相連,所述抽吸機構的另一端與所述收容機構相連,所述收容機構用于回收抽吸機構導出的污泥,所述排泥機構與所述收容機構相連,所述排泥機構用于將所述收容機構中的污泥導出。相較于傳統(tǒng)的除泥方式(通過人工對污泥進行清除),上述污泥清除裝置能夠更加方便對污泥進行清理。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污泥清除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污泥清除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對環(huán)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在滲濾液儲罐儲池中,因滲濾泥含菌量高,會在儲罐儲池中產生污泥,若不及時對污泥進行處理,污泥會堵塞滲濾液系統(tǒng),影響儲水量。目前,傳統(tǒng)的去除污泥的方式需要先將目標池中的水分抽干,然后進行人工除泥,但是由于污泥中含有部分濕泥以及在目標池中往往搭建有用于與滲濾液配合的裝置,例如:收集沼氣的裝置。因此,傳統(tǒng)的除泥方式十分不便。
發(fā)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tǒng)除泥方式十分不便的問題,提供一種污泥清除裝置及方法。
一種污泥清除裝置,所述污泥清除裝置包括:挖泥機構、抽吸機構、收容機構與排泥機構,所述挖泥機構用于放入滲濾池中,所述挖泥機構與所述抽吸機構的其中一端相連,所述抽吸機構的另一端與所述收容機構相連,所述收容機構用于回收抽吸機構導出的污泥,所述排泥機構與所述收容機構相連,所述排泥機構用于將所述收容機構中的污泥導出。
一種污泥清除方法,包括所述的污泥清除裝置,還包括步驟:將所述挖泥機構放入滲濾池,并通過所述挖泥機構對所述滲濾池中的污泥進行攪拌打散;所述抽吸機構通過所述挖泥機構將所述滲濾池中的污泥吸入所述收容機構;所述排泥機構對進入所述收容機構內部的污泥進行排泥處理。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挖泥機構包括挖泥吸盤與攪拌件,所述攪拌件裝設在所述挖泥吸盤的擴口端,所述挖泥吸盤與所述抽吸機構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抽吸機構包括適配管組與真空泵,所述適配管組的一端與所述挖泥機構相連,所述真空泵裝設在所述收容機構上,所述適配管組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收容機構,所述真空泵用于對所述收容機構內部抽真空。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適配管組包括支撐件、第一輸送管、第二輸送管與密封件,所述第一輸送管的一端與所述挖泥機構相連,所述第一輸送管的另一端通過所述密封件與所述第二輸送管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二輸送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收容機構的內部,所述支撐件用于與所述第一輸送管及所述第二輸送管支撐配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適配管組還包括定位件,所述第二輸送管包括第一安裝管、第二安裝管與彎折波紋管,所述第一安裝管的一端通過所述密封件與所述第一輸送管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安裝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彎折波紋管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二安裝管的一端與所述彎折波紋管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二安裝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收容機構,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彎折波紋管的側部,且所述定位件的一端與第一安裝管可拆卸連接,所述定位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安裝管可拆卸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盤與第二密封盤,所述第一密封盤裝設在所述第一輸送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盤裝設在所述第一安裝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盤與所述第二密封盤貼合固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容機構包括收容箱、排料件與液位檢測件,所述真空泵裝設在所述收容箱上,所述適配管組插入到所述收容箱中,所述收容箱與所述排泥機構相連,所述排料件與所述液位檢測件均裝設在所述收容箱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排泥機構包括驅動件、攪拌件、第一排泥箱與第一排泥件,所述第一排泥箱與所述收容箱相連,所述驅動件的輸出軸可轉動地伸入到所述第一排泥箱內部,所述攪拌件沿所述輸出軸的軸向纏繞在所述輸出軸上,所述第一排泥件裝設在所述第一排泥箱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聞?chuàng)P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東聞?chuàng)P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226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