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骨科取病理用穿刺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9757.7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204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修福;趙永生;董復宗;張承韶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市市立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0/02 | 分類號: | 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濰坊中潤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66 | 代理人: | 田友亮 |
| 地址: | 26601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骨科 病理 刺針 | ||
一種骨科取病理用穿刺針,包括穿刺部件和握把,所述穿刺部件包括外刺管和內刺針,所述外刺管與內刺針套接,所述內刺針前端設有組織槽切口,所述握把包括內刺針握把和外刺管握把,所述外刺管握把與內刺針握把之間設有彈出裝置。在手術中,內刺針與外刺管同時刺入組織中,在彈出裝置的作用下,內刺針迅速的回彈將病理組織存留在組織槽中,從而達到迅速準確地取病理組織,迅速的完成病理組織取樣可以很好的解決組織易遺留在穿刺出的孔道的問題,在手術過程中減少因組織遺留問題引起的種植轉移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骨科取病理用穿刺針。
背景技術
外科病理學檢查是指為應對診斷和治療的需求,從患者體內取出病理組織,對取出的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到目前為止,在手術治療過程中,需要取出患者病理組織,現在的的手術中采用的裝置較為簡單,現有裝置在使用時,組織容易遺留在穿刺出的孔道里,當出現組織遺留是易出現種植轉移,對病人的病情造成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傳統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骨科取病理用穿刺針。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達到的:
一種骨科取病理用穿刺針,包括穿刺部件和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件包括外刺管和內刺針,所述外刺管與內刺針套接,所述內刺針前端設有組織槽切口,所述外刺管前端設有傾斜角,所述握把包括內刺針握把和外刺管握把,所述外刺管與外刺管握把固定連接,所述內刺針與內刺針握把固定連接,所述外刺管握把與內刺針握把之間設有彈出裝置。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內刺針的前端設有圓錐尖頭,所述圓錐尖頭后端是組織槽切口。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組織槽切口向圓錐尖頭端開設有組織槽,所述組織槽為D型槽。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外刺管握把上設有內套管,所述內刺針握把上設有外套管,所述述外刺管握把與內刺針握把通過內套管和外套管連接。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內套管和外套管之間連接有彈出裝置,所述彈出裝置為內刺針提供向外的拉力。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外刺管的前端與內刺針密切接觸,在彈出裝置作用時對所取樣病理組織進行切斷操作。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外刺管握把下端為圓弧設計,所述外刺管握把與內刺針握把接觸處為圓弧接觸。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在手術中,內刺針與外刺管同時刺入組織中,在彈出裝置的作用下,內刺針迅速的回彈將病理組織存留在組織槽中,從而達到迅速準確地取病理組織,迅速的完成病理組織取樣可以很好的解決組織易遺留在穿刺出的孔道的問題,在手術過程中減少因組織遺留問題引起的種植轉移問題,減少對病人病情的影響并有效地減少惡化的可能性。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的詳細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圖2中的A的局部剖視圖。
附圖4是圖2中的B的局部示意圖。
圖中:1-穿刺部件:2-握把:11-內刺針:12-外刺管:21-內刺針握把:22-外刺管握把:23-彈出裝置:211-外套管:221-內套管:111-圓錐尖頭:112-組織槽切口:113-組織槽。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市市立醫院,未經青島市市立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975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處理方法、裝置和服務器
- 下一篇:一種多向可調節感應壓力變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