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處理器簇的節電方法及裝置、芯片、設備、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9751.X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46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哲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234 | 分類號: | G06F1/32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侯艷華;張穎玲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陽區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器 節電 方法 裝置 芯片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處理器簇的節電方法及裝置、芯片、設備、存儲介質,其中,所述處理器簇包括至少兩個處理器核,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處理器簇中的任一所述處理器核完成被分配的每一非空閑任務時,所述任一處理器核進入空閑狀態;所述任一處理器核確定是否是所述處理器簇中最后一個進入所述空閑狀態的處理器核;如果所述任一處理器核不是所述處理器簇中最后一個進入所述空閑狀態的處理器核,所述任一處理器核進入睡眠狀態。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電子技術,涉及但不限于處理器簇的節電方法及裝置、芯片、設備、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子技術領域,從早期的單核處理器,到多核處理器,再到簇結構,其目的就是為了在有限的主頻下,提高系統的處理能力。簇結構的引入也同時為多任務并行提供了實現的基礎。簇結構是一個更完善的方法,其將若干個處理器核(core)組成一個組,稱為簇。通常,在一個片內,可以設置若干個這樣的簇。由于每個簇含有多個處理器核,所以它的處理能力更強大。
在手機、Ipad、MP3播放器、電話手表等這些對功耗要求比較嚴格的便攜式電子產品中,其芯片方案多采用處理器簇(Core Cluster),因此,如何節約處理器簇的耗電量,在這些對低功耗要求較高的電子產品中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處理器簇的節電方法及裝置、芯片、設備、存儲介質,能夠節約處理器簇的功耗。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處理器簇的節電方法及裝置、芯片、設備、存儲介質是這樣實現的: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處理器簇的節電方法,所述處理器簇包括至少兩個處理器核,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處理器簇中的任一所述處理器核完成被分配的每一非空閑任務時,所述任一處理器核進入空閑狀態;所述任一處理器核確定是否是所述處理器簇中最后一個進入所述空閑狀態的處理器核;如果所述任一處理器核不是所述處理器簇中最后一個進入所述空閑狀態的處理器核,所述任一處理器核進入睡眠狀態。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處理裝置,所述處理裝置為處理器簇中的任一處理裝置,所述處理裝置包括:確定模塊,用于在完成被分配的每一非空閑任務時,進入空閑狀態,確定是否是所述處理器簇中最后一個進入所述空閑狀態的處理裝置;控制模塊,用于如果不是所述處理器簇中最后一個進入所述空閑狀態的處理裝置,控制所述處理裝置進入睡眠狀態。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至少兩個處理器,任一所述處理器執行計算機程序時實現本申請實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至少兩個處理器,所述存儲器存儲有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任一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序時實現本申請實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本申請實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處理器簇中的每一處理器核均具有電源管理功能,每一處理器核在完成被分配的非空閑任務之后,進入空閑狀態,此時判斷自己是否是最后一個進入空閑狀態的處理器核;如果不是,則可以進入睡眠狀態,而無需依然處于激活狀態,從而能夠節約不必要的功率消耗,這對于對功耗要求比較嚴格的低功耗電子產品來講,具有重大的意義。尤其對于人們形影不離的手機來講,在保證產品功能的前提下,節約功耗能夠大大延長手機的續航時間,從而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這些附圖示出了符合本申請的實施例,并于說明書一起用于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
圖1A為本申請實施例的處理器簇的節電方法的實現流程示意圖;
圖1B為本申請實施例兩種技術方案的效果對比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調制解調器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哲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哲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97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