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靜電復合物熒光陣列傳感器及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9700.7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31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韓進松;王浩;李飛;馬宗輝;黃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藥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65/00 | 分類號: | C08L65/00;C08K3/04;C08G61/02;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冒艷 |
| 地址: | 21119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靜電 復合物 熒光 陣列 傳感器 用途 | ||
本發明公開了靜電復合物熒光陣列傳感器及用途。由具有不同側鏈取代的水溶性熒光共軛高分子(PPE)與氧化石墨烯相互作用復合而成。用于多種蛋白檢測,具有準確度和靈敏度高、檢測時間短、成本低、重復性高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熒光檢測傳感器及用途,特別涉及靜電復合物熒光陣列傳感器及用途。
背景技術
蛋白質在生物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蛋白質的檢測對于臨床診斷至關重要,并且對特定蛋白質的分析可以為識別特定的生理和病理狀態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一方面,體內異常蛋白過多可能會導致某些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癥是由腦組織中淀粉樣蛋白聚集引起的。另一方面,某些疾病(如癌癥、前列腺炎和低蛋白血癥等)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多種蛋白的過度表達,這些蛋白可以作為生物標志物用于臨床疾病的診斷。由于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和臨床樣本體系的復雜性,精確檢測蛋白仍然具有非常高的挑戰性。
傳統的蛋白質檢測方法,比如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聚合酶鏈反應法(PCR)、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PAGE)、電化學和熒光法等均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但是,這些方法成本昂貴、樣本污染風險大、操作耗時。這些方法采用“鎖-鑰匙”結合的傳感模式,需要對每個分析物具有高度選擇性的受體,這些因素限制了其在各種蛋白質檢測和識別方面的廣泛應用。
基于模擬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用于檢測蛋白質序列的方法,補充和完善了上述傳統蛋白檢測方法的缺陷和不足。與傳統的基于“鎖-鑰匙”結合模式的檢測系統相比,傳感器單元與分析物之間低選擇性結合就可以達到檢測目的,避免了傳感單元設計的復雜性。熒光陣列傳感器通過多個受體與不同的分析物結合產生多組檢測信號,從而區分不同的分析物。近年來,陣列傳感器技術發展迅速,尤其是在復雜的樣本中發揮獨特的優勢。該方法已經應用于多個檢測領域,例如檢測細菌微生物,揮發性氣體,食品等。目前,已公開的許多陣列傳感器用于蛋白質的檢測,包括比色陣列傳感器和熒光陣列傳感器。Wang等(Wang etal.Langmuir 2019,35,5599-5607)開發了一種近紅外納米粒子比率陣列傳感器用于蛋白的檢測,利用磁性納米顆粒良好的吸附能力抑制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并通過待測蛋白的置換作用使其恢復酶活,產生檢測蛋白質的近紅外信號。Sun等(Sun et al.SensorsActuators:B.Chemical 2019,296,126677)設計了一種雙納米等離子體比色傳感器陣列用于蛋白質識別,以谷胱甘肽作為調節因子,通過碳納米點(CDs)誘導金納米顆粒(AuNPs)可逆聚集構建熒光陣列傳感單元,從而實現多種蛋白質的區分。
文獻報道的陣列傳感器往往需要多個傳感元件操作繁瑣,生產成本高,檢測蛋白質的范圍窄,靈敏度低,重現性差。因此,本領域仍然需要開發一種操作簡單靈敏度高,檢測范圍廣的熒光陣列傳感器用于蛋白質的檢測。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目的是提供具有可以檢測多種蛋白質類型、準確度和靈敏度高、檢測時間快等特點的靜電復合物熒光陣列傳感器。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靜電復合物熒光陣列傳感器的用途。
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一種靜電復合物熒光陣列傳感器,由具有不同側鏈取代的水溶性熒光共軛高分子(PPE)與氧化石墨烯相互作用復合而成。
進一步地,所述具有不同側鏈取代的水溶性熒光共軛高分子(PPE),其化合物結構通式如下:
其中:
R1分別獨立地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0的直鏈或支鏈烷基及環烷基、C1-10烯基、C1-10炔基、C1-10烷氧基、芳香環、飽和雜環或芳香雜環、羥基、羧基、酯;
R2分別獨立地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的C1-10的直鏈或支鏈烷基及環烷基、C1-10烯基、C1-10烷氧基、芳香環、飽和雜環或芳香雜環、鹵素、腈基、硝基、羥基、羧基、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藥科大學,未經中國藥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97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