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磷石膏回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9686.0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0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春松;沈錦君;余云豐;胡成坤;王荔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泉環保城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F11/18 | 分類號: | C01F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曹立成 |
| 地址: | 550501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膏 回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磷石膏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磷石膏進行烘干、粉碎處理后水洗多次,之后采用弱酸溶液進行清洗,最后烘干,得到初粉;將上述制得的初粉加入浸取器中,并向浸取中加入氯化銨溶液,浸取過程中在浸取器的底部通入微納米氣泡,攪拌狀態下浸取處理;浸取結束后,將料液進行液固分離,收集浸取液;向上述制得的浸取液中滴加氨水,并通入二氧化碳小氣泡,攪拌反應,反應結束后靜置沉淀處理,過濾,將固體洗滌后干燥,制得碳酸鈣。該方法從磷石膏中回收鈣源,實現對磷石膏的回收利用,操作簡單,對環境無二次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磷石膏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磷石膏回收方法。
背景技術:
磷石膏是濕法磷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每生產1t濕法磷酸就會產生4-5-5.0t的磷石膏。濕法磷酸是用強酸(硫酸、硝酸、鹽酸等)分解磷礦制得的。目前用硫酸分解磷礦制取磷酸是工業上最為普遍的方法。硫酸分解磷礦生成磷酸溶液和難溶性的硫酸鈣結晶。濕法磷酸生產工藝是根據不同硫酸鈣結晶的水合形態來命名的。根據生產條件的不同,生成硫酸鈣結晶分為二水硫酸鈣、半水硫酸鈣、無水石膏三種,相應的生產方法分為二水法、半水法、半水一二水法、無水法。目前,世界濕法磷酸生產中二水法工藝占絕大多數,加之二水法磷石膏的雜質比其它工藝產生的磷石膏雜質復雜得多,因此國內外對磷石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水磷石膏。
磷石膏具有酸性,嚴重污染環境,需要對其進行回收處理。碳酸鈣廣泛應用于橡膠、塑料以及建筑材料等領域,對磷石膏進行處理回收制備碳酸鈣是回收磷石膏的一種有效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磷石膏回收方法,該方法從磷石膏中回收鈣源,實現對磷石膏的回收利用,操作簡單,對環境無二次污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磷石膏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磷石膏進行烘干、粉碎處理后水洗多次,之后采用弱酸溶液進行清洗,最后烘干,得到初粉;
(2)將上述制得的初粉加入浸取器中,并向浸取中加入氯化銨溶液,浸取過程中在浸取器的底部通入微納米氣泡,攪拌狀態下浸取處理;浸取結束后,將料液進行液固分離,收集浸取液;
(3)向上述制得的浸取液中滴加氨水,并通入二氧化碳小氣泡,攪拌反應,反應結束后靜置沉淀處理,過濾,將固體洗滌后干燥,制得碳酸鈣。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1)中,所述弱酸溶液為檸檬酸溶液,所述弱酸溶液的濃度為3wt%-5wt%。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2)中,所述氯化銨溶液的濃度為1-2mol/L,所述氯化銨溶液與初粉的用量比為(10-15)ml:1g。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2)中,所述微納米氣泡的平均直徑為20-30nm;所述微納米氣泡的流速為20-30ml/min。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2)中,所述浸取處理的條件為:55-65℃下浸取1-2h。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3)中,所述氨水與磷石膏的用量比為(10-20)ml:1g。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3)中,所述二氧化碳小氣泡的平均直徑為1-3μm;所述二氧化碳小氣泡的流速為(45-55)ml/min。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3)中,所述攪拌反應的條件為:溫度為30℃,攪拌轉速為300-500rpm,時間為1-2h。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泉環保城發展有限公司,未經福泉環保城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96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以設定蒸發后液體質量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磷石膏廢渣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