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高爐重力除塵卸灰的雙中間灰倉卸灰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9078.X | 申請日: | 2020-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61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危丹鋒;戚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22 | 分類號: | C21B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高爐 重力 除塵 中間 灰倉卸灰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高爐重力除塵卸灰的雙中間灰倉卸灰系統及方法,該系統包括重力除塵器、第一中間灰倉和第二中間灰倉,第一中間灰倉和第二中間灰倉均與重力除塵器連接,第一中間灰倉和第二中間灰倉頂部分別設有第一放散回路和第二放散回路,其底部分別通過第一氮氣輸送回路和第二氮氣輸送回路與吸排罐車連接,第一中間灰倉上連接第一氮氣吹掃均壓回路和第一氮氣平衡流化回路,第二中間灰倉上連接第二氮氣吹掃均壓回路和第二氮氣平衡流化回路。該發明通過設置兩個中間灰倉,并在每個中間灰倉上設置放散回路、氮氣吹掃均壓回路和氮氣平衡流化回路,控制中間灰倉和重力除塵器之間的壓差,實現了重力除塵灰料的順利、安全、高效卸灰輸送。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鐵冶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高爐重力除塵卸灰的雙中間灰倉卸灰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過去采用傳統方式,煉鐵重力和干法除塵器除塵灰(瓦斯灰)的排放,車輛運輸都是敞開式的,會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為了降溫和減少揚塵,又采用噴水加濕等方式,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大量污水處理也是難題,而且即便如此也無法避免除塵灰的遺漏、遺撒現象。
煉鐵除塵灰的清運有以下特殊性和要求:
(1)輸送量大,不得中斷。煉鐵高爐是連續生產運行,連續不斷的產生高爐煤氣和除塵灰,1200m3高爐生產正常后,平均每天產生40~50t重力除塵灰和20~30t干法除塵灰(大型高爐更多)。吸排車必須具有高可靠性,按時吸得走,排得出,滿足生產大循環的需求。
(2)溫度高。高爐爐頂煤氣和灰塵沿高爐煤氣上升管和下降管進入重力除塵器,多數瓦斯灰落到重力除塵器底部,溫度可降到100~200℃,但有時會帶人燃燒著的焦炭末。部分細粒瓦斯灰與煤氣又進入干法除塵中,瓦斯灰至此溫度可降到100℃左右。
(3)重力除塵器內有大量高壓高爐煤氣,防止煤氣擴散和被吸入吸排罐車排車,是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
(4)高爐除塵灰含鐵高,堅硬,外形有棱角,為使除塵灰在管道中流動,必須保證一定的流速,但是同時過大的壓差和流速會加大對輸送管道和設備的磨蝕。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適用于高爐重力除塵卸灰方法,實現高爐的重力除塵灰的密閉輸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高爐重力除塵卸灰的雙中間灰倉卸灰系統,至少可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部分技術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高爐重力除塵卸灰的雙中間灰倉卸灰系統,包括重力除塵器、第一中間灰倉和第二中間灰倉,所述第一中間灰倉和第二中間灰倉分別通過第一卸灰管路和第二卸灰管路與重力除塵器連接,所述第一卸灰管路和第二卸灰管路與重力除塵器的接口均位于重力除塵器內格柵的下部;所述第一中間灰倉和第二中間灰倉的頂部分別設有第一放散回路和第二放散回路,且第一放散回路和第二放散回路并聯;所述第一中間灰倉和第二中間灰倉的底部分別通過第一氮氣輸送回路和第二氮氣輸送回路與吸排罐車連接,且第一氮氣輸送回路和第二氮氣輸送回路并聯;所述第一中間灰倉的上部和下部分別連接有第一氮氣吹掃均壓回路和第一氮氣平衡流化回路,所述第二中間灰倉的上部和下部分別連接有第二氮氣吹掃均壓回路和第二氮氣平衡流化回路,且第一氮氣吹掃均壓回路和第二氮氣吹掃均壓回路并聯,第一氮氣平衡流化回路和第二氮氣平衡流化回路并聯。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卸灰管路和第二卸灰管路上均設置有耐磨波紋補償器和兩個卸灰球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放散回路和第二放散回路上均設有液動/氣動/電動球閥以及波紋軟管,且第一放散回路和第二放散回路共同連接一個倉頂除塵器,所述倉頂除塵器設置有壓差檢測裝置和脈沖反向閥,所述倉頂除塵器上連接有氮氣反吹回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907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