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混凝土斗拱現澆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8913.8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73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1 |
| 發明(設計)人: | 梁桂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鵬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2 | 分類號: | E04G21/02;E04G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581 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白***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混凝土 斗拱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建筑混凝土斗拱現澆施工技術領域的一種建筑混凝土斗拱現澆施工方法,該方法具體步驟為:S1.按照圖紙放樣處合適的模板厚度,利用數控車床制作合適和模板;S2.在建筑現場組裝模板,形成澆筑模腔;S3.利用穩固裝置定位和穩固澆筑模腔;S4.向澆筑模腔內澆筑混凝土,等待一段時間形成斗拱;S5.退出穩固裝置,拆除模板,修整斗拱,完成澆筑;本發明通過對澆筑模腔進行定位穩固時,利用滑動塊調整到合適定位位置,將滑動塊夾緊定位,再利用定位機構將澆筑模腔進行定位和穩固,從而實現在建筑施工時,澆筑模腔不會發生松動和偏斜,澆筑而成的斗拱水平度、美觀度和支撐強度都較高,提高澆筑而成的斗拱合格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混凝土斗拱現澆施工領域,具體為一種建筑混凝土斗拱現澆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及經濟發展,建筑物的造型也日益復雜。大量中國風元素在混凝土結構工程中也得到應用。仿古建筑是指專門用于模仿與替代古代建筑、傳統宗教寺觀、傳統造景、歷史建筑、文物建筑、古村落群,還原歷史風貌概況的建筑。斗栱,也稱鋪作,是中國傳統古建筑的精華部分,也是顯示建筑等級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框架結構叫栱,栱與栱之間墊的方形墊塊叫升,底部支撐塊叫斗,斗、栱與升合稱“斗栱”。
建筑混凝土斗拱現澆施工時,需先利用模型搭建澆筑模腔,將澆筑模腔定位,再向澆筑模腔內澆筑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等待一段時間,混凝土斗拱才能成型,目前對澆筑模腔進行定位穩固時,采用在側壁架設支架,利用斜向支撐柱支撐,斜向支撐塊在建筑施工時,易發生松動和偏斜,導致澆筑而成的斗拱水平度、美觀度和支撐強度都減低,降低澆筑而成的斗拱合格率。
基于此,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建筑混凝土斗拱現澆施工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混凝土斗拱現澆施工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目前對澆筑模腔進行定位穩固時,采用在側壁架設支架,利用斜向支撐柱支撐,斜向支撐塊在建筑施工時,易發生松動和偏斜,導致澆筑而成的斗拱水平度、美觀度和支撐強度都減低,降低澆筑而成的斗拱合格率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混凝土斗拱現澆施工方法,該方法具體步驟為:
S1.按照圖紙放樣處合適的模板厚度,利用數控車床制作合適和模板;
S2.在建筑現場組裝模板,形成澆筑模腔;
S3.利用穩固裝置定位和穩固澆筑模腔;
S4.向澆筑模腔內澆筑混凝土,等待一段時間形成斗拱;
S5.退出穩固裝置,拆除模板,修整斗拱,完成澆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鵬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鵬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89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粉料自動包裝機
- 下一篇:一種茶葉加工用壓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