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隧道施工用高溫降熱輔助通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8679.9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2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余洋;喬紅彥;熊軍;肖強;張賀召;方兵;李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3/00 | 分類號: | E21F3/00;E21F5/04;E21F5/00;E21F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天成卓越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譚小容 |
| 地址: | 400037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施工 高溫 輔助 通風 裝置 | ||
1.一種隧道施工用高溫降熱輔助通風裝置,包括固定架(1)以及水倉(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倉(2)設置于固定架(1)上,所述固定架(1)下端設置有輔助移動機構,所述水倉(2)一側設置霧化式降溫機構,所述霧化式降溫機構一側設置有風冷降溫機構;
所述霧化式降溫機構包括:制冷降溫部、增壓導水部以及霧化機(3),所述制冷降溫部設置于水倉(2)側壁上,所述增壓導水部設置于水倉(2)上,所述霧化機(3)設置于水倉(2)一側、且與所述增壓導水部相連通;
所述風冷降溫機構包括:進風過濾部以及排風擴散部,所述進風過濾部設置于固定架(1)上,所述排風擴散部的一端與進風過濾部相連通、另一端正對所述霧化機(3)的噴霧端;
所述輔助移動機構包括:基座(4)、緩沖減震部以及移動底座(5),所述基座(4)設置于固定架(1)的下端上,所述緩沖減震部設置于基座(4)與固定架(1)之間,所述移動底座(5)設置于基座(4)的下端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施工用高溫降熱輔助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降溫部包括:冷水機(6)、溫度傳感器(7)、接觸式換熱組件以及控制器模塊(8),所述冷水機(6)設置于水倉(2)一側,所述溫度傳感器(7)設置于水倉(2)內,所述接觸式換熱組件設置于水倉(2)內、且與冷水機(6)相連通,所述控制器模塊(8)設置于冷水機(6)側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隧道施工用高溫降熱輔助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式換熱組件包括:螺旋換熱管(9)、進水導管(10)以及回水導管(11),所述螺旋換熱管(9)設置于水倉(2)內,所述進水導管(10)一端與螺旋換熱管(9)的下端相連通、另一端與冷水機(6)的出水端相連通,所述回水導管(11)的一端與螺旋換熱管(9)的上端相連通、另一端與冷水機(6)的進水端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隧道施工用高溫降熱輔助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導水部包括:增壓泵(12)、供水管(13)以及補水組件,所述增壓泵(12)設置于水倉(2)上、且進水端與水倉(2)相連通,所述供水泵的一端與增壓泵(12)的出水端相連通、另一端與霧化機(3)相連通,所述補水組件設置于水倉(2)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隧道施工用高溫降熱輔助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組件包括:液位傳感器(14)、補水管(15)以及電磁閥(16),所述液位傳感器(14)設置于水倉(2)內,所述補水管(15)的一端與水倉(2)相連通,所述電磁閥(16)套裝于補水管(15)的外露端上,所述電磁閥(16)的另一端可以與外接水管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施工用高溫降熱輔助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過濾部包括:集風倉(17)、柵格板(18)以及除塵過濾組件,所述集風倉(17)設置于固定架(1)上,所述柵格板(18)設置于集風倉(17)的一端上,所述除塵過濾組件設置于集風倉(17)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隧道施工用高溫降熱輔助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過濾組件包括:金屬孔網(19)、過濾棉(20)以及活性炭濾網(21),所述金屬孔網(19)設置于集風倉(17)內、且位于柵格板(18)一側,所述過濾棉(20)設置于金屬孔網(19)側壁上,所述活性炭濾網(21)設置于過濾棉(20)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隧道施工用高溫降熱輔助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擴散部包括:轉動座(22)、筒型倉(23)、風機(24)以及導風軟管(25),所述轉動座(22)設置于固定架(1)上,所述筒型倉(23)設置于轉動座(22)上,所述風機(24)設置于筒型倉(23)內、且排風端正對所述筒型倉(23)的出口方向,所述導風軟管(25)的一端與筒型倉(23)的進風端相連通、另一端與集風倉(17)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867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