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織造車間智能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7551.0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8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魏可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偉創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織造 車間 智能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織造車間智能控制系統。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織機與織機主控系統,所述織機與織機主控系統之間設置有停車痕圖像自動檢測系統和斷經視覺檢測系統,所述織機還連接有連通至停車痕圖像自動檢測系統的不良緯紗自動抽取系統;所述停車痕圖像自動檢測系統還連接織機圖像自動驗布系統,所述織機圖像自動驗布系統連接織機自動落布系統,所述織機自動落布系統連接智能倉儲系統;所述織機主控系統連接織機信號燈和織機無線信號傳輸系統,所述織機無線信號傳輸系統連接擋車工無線接收終端。本發明提供的方案能夠及時快速處理織造過程中各種布品不良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控制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織造車間智能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織機是由經軸和織機的上下滾筒,和用于開口的多個綜框組成,經紗會預先纏繞在經軸上,通過織機的上下滾筒到達織機綜框上的綜絲的中間孔中,織機在織造過程中為了保持經紗的開口清晰,經紗會保持一定的張力,當織機高速運轉時綜框上下運動,產生開口運動,完成織造的過程,此時因為數量很多的經紗沿織機的幅寬排列,在上下開口的運動過程中,相互摩擦并與綜絲的中間孔摩擦,或在其他的原因下造成經紗拉斷,產生疵布,因此織布廠都會安排數量不等的擋車工經常檢測經紗的斷頭,以保證布品的質量,或采用停經片來檢測斷經。同時緯紗也會存在不良的情況,另外織機開機時可能產生開機痕,停車時可能產生停車痕,開機痕和停車痕都會影響布品質量,需要人工修復。傳統的織造車間再處理這些問題時都采用人工時刻觀察處理的方式,容易造成疏漏且使得工人的勞動強度增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及時快速處理織造過程中各種布品不良的問題的織造車間智能控制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織造車間智能控制系統,包括織機與織機主控系統,所述織機與織機主控系統之間設置有停車痕圖像自動檢測系統和斷經視覺檢測系統,所述織機還連接有連通至停車痕圖像自動檢測系統的不良緯紗自動抽取系統;所述停車痕圖像自動檢測系統還連接織機圖像自動驗布系統,所述織機圖像自動驗布系統連接織機自動落布系統,所述織機自動落布系統連接智能倉儲系統;所述織機主控系統連接織機信號燈和織機無線信號傳輸系統,所述織機無線信號傳輸系統連接擋車工無線接收終端。
優選的,所述織機主控系統連接開機痕自動修復系統。
優選的,所述織機主控系統連接有用于轉移擋車工的快速移動接送車。
優選的,所述織機圖像自動驗布系統與織機自動落布系統之間設置有布品等級打碼系統。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優點是能夠自動判斷斷經問題,并能夠及時快速處理織造過程中各種布品不良的問題。其中停車痕圖像自動檢測系統、斷經視覺檢測系統、織機圖像自動驗布系統均通過攝像頭配合后臺對比圖像進行結果判斷,準確快速。不良緯紗自動抽取系統、織機自動落布系統以及開機痕自動修復系統均為現有技術,本方案將這些技術進行整合,通過織機主控系統進行調配,極大地實現了織機自動化運行的順暢度,并能夠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織造車間智能控制系統的系統框圖。
圖中:1、織機;2、織機主控系統;3、停車痕圖像自動檢測系統;4、斷經視覺檢測系統;5、不良緯紗自動抽取系統;6、織機圖像自動驗布系統;7、織機自動落布系統;8、智能倉儲系統;9、織機信號燈;10、織機無線信號傳輸系統;11、擋車工無線接收終端;12、開機痕自動修復系統;13、快速移動接送車;14、布品等級打碼系統;15、車間流動擋車工;16、休息室內擋車工;17、耳絲廢絲廢邊等斷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偉創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偉創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75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