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溶膠產生裝置的外部套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6643.7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789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博眾;趙貫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吉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30/10 | 分類號: | B65D30/10;B65D33/00;B65D33/16;A24F4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曹祥波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溶膠 產生 裝置 外部 套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溶膠產生裝置的外部套件及其制造方法,外部皮套包括:主體、封閉件,所述主體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主體上還設有縱向的縫隙,所述封閉件包括貼縫部和底蓋部,所述貼縫部貼合于所述縫隙,所述底蓋部貼合于所述下端部的外側,所述主體和底蓋部共同圍合成一腔體。本發明氣溶膠產生裝置的外部套件及其制造方法,其采用主體、封蓋內襯和封閉件共同形成支撐效果較好的皮料外殼,同時主體、封蓋內襯和封閉件均可以標準化加工,從而實現規模工業化量產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溶膠產生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氣溶膠產生裝置的外部套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諸如長方體狀的柱型產品,一般在外部套設皮套以提高手感和美觀度。但是,由于皮套自身材質較為柔軟,做成柱型狀時,很難形成較好的支撐效果,且多依賴手工,難以達到大規模工業量產的水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氣溶膠產生裝置的外部套件及其制造方法,以解決現有氣溶膠產生裝置的外殼皮套難以形成支撐效果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氣溶膠產生裝置的外部套件,其包括:主體及封閉件,所述主體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主體上還設有縱向的縫隙,所述封閉件包括貼縫部和底蓋部,所述貼縫部貼合于所述縫隙,所述底蓋部貼合于所述下端部的外側,所述主體和所述底蓋部共同圍合成一腔體。
其中,所述主體的下端部向內彎折形成一連接部。
其中,還包括一封蓋內襯,所述封蓋內襯設于所述下端部,且貼合于所述連接部的內側,并與所述底蓋部連接。
其中,所述主體從所述縫隙處打開展平時包括:本體部,連接于所述本體部下邊緣的內折邊部,所述本體部上設有若干縱向平行分布的凹槽折線,所述凹槽折線將所述本體部分隔成若干側面部。
其中,所述凹槽折線包括:第一凹槽折線、第二凹槽折線、第三凹槽折線和第四凹槽折線,所述第一凹槽折線、第二凹槽折線、第三凹槽折線和第四凹槽折線將本體部依次分隔成第一側面部、第二側面部、第三側面部、第四側面部和第五側面部。
其中,所述封閉件包括:所述底蓋部,連接于所述底蓋部的連接部以及連接于所述連接部的所述貼縫部,其中,所述底蓋部與連接部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折線,所述連接部近于所述貼縫部上設有第二折線。
其中,所述封蓋內襯包括:與所述腔體橫向截面形狀相同的內襯本體以及設于所述內襯本體上的通孔。
本發明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氣溶膠產生裝置的外部套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將皮料裁剪成平面形態,以形成展開狀態的主體、封閉件和封蓋內襯;
在展開狀態的主體上壓印若干縱向的凹槽折線;
將壓印有凹槽折線的展開狀態的主體沿著凹槽折線圍合成主體,所述主體上形成一縱向的縫隙;
將封閉件的貼縫部連接于所述縫隙;
將封閉件的底蓋部連接于所述主體的下端部。
其中,所述將壓印有凹槽折線的展開狀態的主體沿著凹槽折線圍合成主體,所述主體上形成一縱向的縫隙中還包括將主體的下端邊緣向內彎折以形成連接部的步驟。
其中,所述將封閉件的底蓋部連接于所述封蓋內襯的底面之前還包括將封閉件的底蓋部沿著連接部朝向貼縫部彎折的步驟。
其中,所述將封閉件的貼縫部連接于所述縫隙后還包括將封蓋內襯從主體的上端開口向下套入主體的下端部,并使封蓋內襯連接于連接部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吉邇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吉邇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664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