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流水線作業的自適應調度系統的調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6589.6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88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康與云;馮桂芳;霍東岳;王百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沂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繼超 |
| 地址: | 276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流水線 作業 自適應 調度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用于流水線作業的自適應調度系統的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統包括:主控端(1)、受控端(2)和移動終端(3);
所述主控端(1)設置有任務調度服務器(11),流水線調度模塊(12),數據庫(13);
所述受控端(2)設置有判斷模塊(21),自調整模塊(22),數據采集模塊(23),分配模塊(24),閾值模塊(25);
所述任務調度服務器(11)用于作業任務的分配,所述數據庫(13)用于存儲流水線作業任務,零件狀態數據,流水線作業任務量,所述流水線調度模塊(12)用于根據總作業任務量及流水線最大作業任務量調整流水線的啟動數量;
所述判斷模塊(21)用于判斷當前流水線作業任務量是否超過流水線最大作業任務量,所述自調整模塊(22)用于將超出的作業任務返還至所述任務調度服務器(11),所述數據采集模塊(23)用于采集流水線當前作業任務量,所述分配模塊(24)用于分配各流水線作業任務需求的零件,所述閾值模塊(25)用于調整流水線的最大作業任務量;
所述移動終端(3)與所述主控端(1)連接,所述移動終端(3)用于查看系統運行狀態和輸入調整參數;
所述系統的調度方法為:
S1、任務調度服務器(11)從數據庫(13)中獲取作業任務,根據作業任務量進行分配,分配完成后將分配數據發送至受控端(2);
S2、流水線調度模塊(12)根據總作業任務量T及流水線最大作業任務量Tim,計算最適流水線開啟數n,其中n≥T/Tim,并將控制信號發送至受控端(2);
S3、分配模塊(24)接收到各流水線的作業任務后,依據各流水線對零件的需求,按照零件狀態將零件分配至各流水線中;
S4、數據采集模塊(23)實時采集當前流水線的當前作業任務量Ti,并將當前作業任務量Ti發送至判斷模塊(21);
S5、判斷模塊(21)從閾值模塊(25)中調取流水線最大作業任務量Tim,與接收到的當前流水線的當前作業任務量Ti進行對比,若當前作業任務量Ti不小于流水線最大作業任務量Tim,則進行步驟S6,若當前作業任務量Ti小于流水線最大作業任務量Tim,則進行步驟S7;
S6、判斷模塊(21)發送當前流水線作業任務量過大信號至自調整模塊(22),自調整模塊(22)將超出的作業任務返還至任務調度服務器(11);
S7、判斷模塊(21)發送當前流水線作業任務量不足的信號至自調整模塊(22),自調整模塊(22)將空余作業任務量Tk發送至任務調度服務器(11),等待分配新的作業任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流水線作業的自適應調度系統的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當任務調度服務器(11)中的作業任務量持續增長時,流水線調度模塊(12)發送開啟流水線信號至受控端(2)開啟新的流水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流水線作業的自適應調度系統的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作業任務量持續增長為當前作業任務凈增長量大于前一次作業任務凈增長量且出現次數大于三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流水線作業的自適應調度系統的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端(1)與所述受控端(2)心跳連接,確認所述受控端(2)正常工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流水線作業的自適應調度系統的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務調度服務器(11)的分配模式為依據作業任務量平均分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流水線作業的自適應調度系統的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零件狀態數據包括: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材質、尺寸、形狀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的組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流水線作業的自適應調度系統的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3)還用于添加作業任務,干預作業任務的分配,修改所述閾值模塊(25)中的最大作業任務量,調整流水線開啟數量,以及顯示流水線工作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沂大學,未經臨沂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658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