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5737.2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860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榮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3 | 分類號: | G09F9/33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楊艇要 |
| 地址: | 5181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顯示裝置 | ||
本申請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顯示裝置,該顯示面板包括:襯底結構,包括第一襯底,第一襯底透過第一波長范圍的光,并屏蔽第二波長范圍的光;位于第一襯底上的薄膜晶體管和多條信號線,信號線與薄膜晶體管電連接;位于襯底結構背離信號線的表面上的至少一個短路棒和多條綁定走線,短路棒用于在測試時向至少部分綁定走線提供測試信號;至少部分位于襯底結構側面上的導電走線,導電走線的一端與對應信號線電連接,另一端與對應綁定走線電連接,從而,在進行第一襯底背面短路棒激光切割時,能夠使得第一襯底在激光照射下不透明,以屏蔽激光束,進而避免發生激光束穿過第一襯底而擊傷薄膜晶體管及其連接電路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Mini/Micro LED(迷你/微型發光二極管)尚不能大面積制備,多采用拼接的方式實現大尺寸顯示。由于拼縫的寬度是影響顯示效果的關鍵因素,各大面板廠商紛紛致力于開發無縫拼接技術,而實現無縫拼接最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背面綁定方式。具體地,背面綁定指的是在顯示區域的背面進行覆晶薄膜和線路板的綁定,且外引腳綁定區也位于顯示區域的背面。
但是,背面綁定工藝的一大難點在于進行背面短路棒(shorting bar)激光切割時,激光能量較大,激光極易穿過透明的玻璃基板而擊傷正面對應位置的薄膜晶體管及其連接電路,進而影響顯示效果及良率。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顯示裝置,以在進行背面短路棒激光切割時,避免發生激光束擊傷正面薄膜晶體管及其連接電路的問題,從而確保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及良率。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包括:襯底結構,襯底結構包括第一襯底,第一襯底在第一波長范圍的光照射下是透明的,在第二波長范圍的光照射下是不透明的,以透過第一波長范圍的光,并屏蔽第二波長范圍的光;位于第一襯底上的薄膜晶體管和多條信號線,信號線與薄膜晶體管電連接;位于襯底結構背離信號線的表面上的至少一個短路棒和多條綁定走線,每一短路棒與至少部分綁定走線電連接,用于在顯示面板進行測試時向至少部分綁定走線提供測試信號;以及,至少部分位于襯底結構側面上的導電走線,導電走線的一端與對應信號線電連接,另一端與對應綁定走線電連接。
其中,短路棒沿垂直于綁定走線的方向設置,且在任意相鄰兩條綁定走線的對應位置處設有切口,切口是通過第二波長范圍的光切割形成的。
其中,第一襯底的制作材料包括光致變色材料,第二波長范圍的光為激發光致變色材料由透明到不透明變化的光。
其中,光致變色材料為金屬鹵化物。
其中,襯底結構還包括第二襯底,第二襯底固設于第一襯底背離信號線的表面上。
其中,第二襯底在第一波長范圍的光照射下是透明的,在第二波長范圍的光照射下是不透明的,以第一波長范圍的光,并屏蔽所述第二波長范圍的光。
其中,顯示面板還包括位于襯底結構背離信號線的表面上的覆晶薄膜和線路板,覆晶薄膜與綁定走線電連接,線路板與覆晶薄膜電連接。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襯底結構,襯底結構包括第一襯底,第一襯底在第一波長范圍的光照射下是透明的,在第二波長范圍的光照射下是不透明的,以透過第一波長范圍的光,并屏蔽第二波長范圍的光;在襯底結構上形成薄膜晶體管和多條信號線,信號線與薄膜晶體管電連接;在襯底結構背離信號線的表面上形成至少一個短路棒和多條綁定走線,每一短路棒與至少部分綁定走線電連接,用于在顯示面板進行測試時向至少部分綁定走線提供測試信號;以及,形成至少部分位于襯底結構側面上的導電走線,導電走線的一端與對應信號線電連接,另一端與對應綁定走線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57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