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新型區塊鏈結構的慈善機構監督管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5517.X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06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海平;康澤銳;肖甫;李琦;程偉;吳憂;劉星晨;丁楚楚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2 | 分類號: | G06F21/62;G06F21/60;G06F21/64;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張玉紅 |
| 地址: | 21000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新型 區塊 鏈結 慈善機構 監督管理 方法 | ||
一種基于新型區塊鏈結構的慈善機構監督管理方法,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性,實現了物資、資金流向信息的公開透明;對區塊鏈系統進行了改造創新,設計慈善機構主鏈和多條信息側鏈,打造一個由多個慈善機構支鏈組成的區塊鏈網絡,避免單一鏈回溯困難、針對性信息查找不便的問題,更有利于第三方政府機構審查;改進PoS共識機制,將對慈善機構的信譽評分和PoS共識算法相結合,根據區塊鏈網絡多條支鏈的特點,形成一種基于信譽評分白名單的PoS共識機制,通過大量可信節點生成區塊共同維護區塊鏈的安全穩定。信譽評分作為慈善機構的工作評判標準,通過智能合約設置獎懲機制和第三方政府機構的審查,實現了對慈善機構的嚴格監督和督促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區塊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新型區塊鏈結構的慈善機構監督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變革,公益慈善事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紅十字會,還有騰訊公益、韓紅基金會等企業以及個人創辦的慈善公益組織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公益慈善力量的不斷壯大,為有困難的人們提供經濟幫助,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同時,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慈善組織的募捐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很多慈善基金組織在其官方網頁上開通了網上募捐的功能,也有很多慈善組織開發了相應的手機APP,人們可以在家中利用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完成捐款。雖然電子募捐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獻愛心的渠道,但最近幾年,公益慈善組織暴露的問題,比如組織管理松懈、資金流向不明、社會公信力不足。因為這些問題人們開始對部分慈善組織信任度降低,當面對公眾的質疑,部分慈善組織也很難拿出具有公信力的回答與證據,嚴重阻礙了公益事業的發展。因此,本發明針對當前慈善事業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法。
區塊鏈技術是本文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一個對等網絡(peer-to-peer)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區塊鏈通過哈希指針將每一個區塊連接,確保了數據不會被篡改,另外區塊鏈中的信息是完全公開的,這兩點很好的符合了慈善機構管理中對于捐贈信息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要求。同時,PoS共識機制作為區塊鏈系統中常用的共識算法,其利用“股權”確定記賬人的方法也可以與本發明中的背景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基于信譽評分的改進PoS算法。通過區塊鏈和共識算法的改進創新從而達到加強對慈善機構管理監督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新型區塊鏈結構的慈善機構監督管理方法,以解決慈善機構在物資捐款過程中存在的信任監管問題。本發明采用零知識證明技術為捐贈者生成匿名身份以保護捐贈者隱私,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鏈上”物資數據和證據公開透明、無法被篡改。其次,將原有的單一區塊鏈改進為以慈善機構信息區塊為主鏈、各種信息區塊為支鏈的新型區塊鏈結構,實現了對大量慈善機構節點數據的分類,便于使用者對區塊鏈的回溯和信息的查找。另外,將信譽評分機制與PoS共識機制結合,形成一種更適合區塊鏈系統的信譽白名單PoS共識機制。最后,利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功能完善信譽評分機制,實現對慈善機構的半自動監督,解決了慈善機構的公信度不高、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一種基于新型區塊鏈結構的慈善機構監督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慈善機構按照第三方政府機構IDM要求進行注冊初始化參數,完成注冊后,IDM將慈善機構Cj注冊信息打包成區塊進入慈善機構主鏈;
步驟2,捐贈者Di注冊匿名身份,同時IDM對捐贈者身份簽名,確保捐贈者匿名身份的有效性;
步驟3,捐贈者Di通過系統捐贈物資,核實無誤后由獲得物資的慈善機構將這筆捐贈信息錄入系統中,同時這筆捐贈信息也將制成交易進入區塊鏈的數據緩存區,等待入鏈;
步驟4,慈善機構Cj驗證捐贈者Di匿名身份的合法性,驗證成功后對捐贈者的匿名身份再次簽名獲得σdc并作為捐贈者的信譽評分令牌發送給捐贈者,捐贈者后續利用信譽評分令牌σdc對慈善機構Cj物資處理進行滿意度評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551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