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5437.4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2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策;李佳彬;吳劍軍;張京旭;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綠農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杭州璞源高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陽聯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盛影影 |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再生 混凝土 骨料 纖維 增強 聚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增強地聚合物按照重量份數包括以下組分:
再生混凝土骨料40~45份、偏高嶺土20~25份、石英砂10~20份與堿激發溶液25~30份;還包括按照體積摻量1.5%-2%的聚乙烯纖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混凝土骨料包括細骨料,建筑廢棄磚塊或廢棄混凝土及玻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高嶺土為普通偏高嶺土,其比表面積約為11.1m2/g,堆積密度約為890kg/m3。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英砂為超細石英砂,其規格為70~110目,粒徑為0.1~0.15m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纖維長度為6mm~12mm,直徑為12~39μm,彈性模量≥100GPa,極限抗拉強度≥2500MPa,斷裂伸長率為2%~6%。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激發溶液為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與硅酸鈉的混合溶液。其中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的濃度為9mol/L~12mol/L,硅酸鈉溶液中硅酸鈉的質量分數為30%;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溶液與硅酸鈉溶液的質量比約為1:1.5。
7.一種如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比例稱取各原料;
2)將再生混凝土骨料通過球磨機磨成粉末,之后加入偏高嶺土形成粉材基質;
3)向粉材基質中聚乙烯纖維和石英砂干攪混合,之后加入堿激發溶液并注模成型、脫模養護后即得到所述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球磨機是指以40r/min-60r/min的轉速研磨6小時;步驟3)所述的干攪混合是指以100r/min-140r/min的轉速干攪2-3min;步驟3)所述的加入堿激發溶液濕攪形成地聚合物基體中,濕攪的條件為100r/min-140r/min的轉速濕攪100min-140min。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于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纖維增強地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注模成型、脫模養護是指澆筑模具后振動成型,靜置12~24h后脫模,之后在標準養護室養護28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綠農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杭州璞源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綠農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杭州璞源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543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