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大數據的環保咨詢類報告智能生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4577.X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99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旻;羅文輝;張楠;陳超;周奇彬;董艷萍;韓斌;馬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合赤道環境評價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40/186 | 分類號: | G06F40/186;G06Q50/26;G06Q10/06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周慶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數據 環保 咨詢 報告 智能 生成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大數據的環保咨詢類報告智能生成方法,獲取用戶輸入的項目基本信息,通過將其與預置的報告框架模板以及數據庫內預置大數據進行匹配,獲得與項目相關的目標報告框架模板、相關環保資料及政策法規資料,之后基于預置邏輯關系,對項目基本信息的符合性與達標情況進行判斷,再基于預置匹配關系,將項目基本信息、項目相關的環保資料、相關的政策法規資料以及邏輯數據填充至目標報告框架模板,即可生成報告文本。由此,工作人員只需輸入項目基本信息并進行少量簡單操作,即可獲得目標報告,從而有效提高了編制效率與報告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保咨詢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基于大數據的環保咨詢類報告智能生成方法。
背景技術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建設項目的環境準入門檻,是指導項目建設和運行的前提和重要依據。環保咨詢類報告包括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報告等,該類報告通常由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進行編制,作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執法決策的依據,對委托方的項目建設與生產運營具有重大影響。
目前,這類報告主要由環保咨詢行業相關編制人員采用Microsoft?Word等文本編輯器的傳統方式進行編制,專項計算由各自獨立的第三方模型軟件予以輔助。但由于編制人員在專業能力與工作習慣上的差別,該類工作模式存在著明顯的缺陷,主要包括報告規范化性差、資料信息不互通、人工校對失誤率高、耗時較長、重復性工作繁重等。針對環保咨詢類報告的特點,還會出現環境基礎資料收集困難、報告編制耗時較長、專業技術質量無法保證等問題,從而給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報告評審專家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均帶來較大的困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大數據的環保咨詢類報告智能生成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基于大數據的環保咨詢類報告智能生成方法,包括
(a)、獲取報告框架模板;
(b)、依據項目基本信息,與數據庫內預置大數據匹配,獲取相關資料;
(c)、將項目基本信息與相關資料對報告框架模板填充,生成對應的環保咨詢類報告。
優選的,所述數據庫內預置有環保資料、政策法規資料、輔助軟件計算模型,所述環保資料包括有環境基礎資料以及環保技術資料。
優選的,所述項目基本信息與數據庫匹配獲得的相關資料包括有固定數據與邏輯數據。
優選的,所述固定數據獲取方法為,
(1)、依據項目基本信息,與數據庫內預置大數據匹配,獲取項目相關的環保資料;
(2)、依據項目相關的環保資料,與數據庫內預置大數據匹配,獲取環保資料相關的政策法規資料。
優選的,所述項目基本信息包括有項目所屬行業類別、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建設單位基本信息。
優選的,所述步驟(1)包括有,
依據項目的地理位置信息,與數據庫內預置環境基礎資料匹配,獲取該項目所在區域的相關環境基礎資料;
依據項目的所屬行業類別,與數據庫內預置環保技術資料匹配,手動勾選獲取該項目相關的環保技術資料。
優選的,所述邏輯數據獲取方法為:基于預置邏輯關系,判斷項目基本信息、環保資料與政策法規資料的符合性,并判斷相關標準達標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合赤道環境評價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合赤道環境評價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45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