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標志物分析的試劑盒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4458.4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98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證;張文鵬;歐陽良飛;焦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北京清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27/62;G01N27/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劉雅婷 |
| 地址: | 1000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磷脂 雙鍵 異構體 標志 分析 試劑盒 系統 | ||
本發明提出了基于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標志物分析的試劑盒,所述試劑盒用于診斷腦膠質瘤。通過確定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相對含量,可以快速、準確地診斷腦膠質瘤及其類型,為腦膠質瘤的科學研究和臨床診斷分析奠定了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疾病診斷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基于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標志物分析的試劑盒和系統。
背景技術
神經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腦部腫瘤,約占所有原發性腦和其他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27%,同時約占所有惡性腦腫瘤的81%。在世界衛生組織劃分的II和III膠質瘤中的絕大多數存在異檸檬酸脫氫酶(IDH)基因突變,即為IDH突變型膠質瘤。另外,臨床研究表明,相比于IDH野生型膠質瘤(即膠質瘤并非是由IDH突變造成的),在手術中最大切除IDH突變型膠質瘤部位的患者有更好的預后表現。因此,鑒定腦膠質瘤的突變類型對手術方案選擇、預后方案制定及開發新型治療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基因組學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腦膠質瘤分子分型方法,如IDH突變sanger測序和R132H抗體IHC染色來鑒定IDH突變。另外,由于IDH突變導致的膠質瘤中2-羥基戊二酸(2-HG)異常積累,可采用磁共振波譜或者質譜檢測2-HG來進行IDH突變型膠質瘤的判斷。
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在腦組織中的含量更為豐富,除了構成神經系統的物質基礎,對細胞間信號傳遞等功能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并未有以磷脂作為確定神經膠質瘤的標志物的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為此,本發明提出了基于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標志物分析的試劑盒和系統、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作為標志物的用途和檢測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相對含量的試劑在制備試劑盒中的用途,通過確定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相對含量,可以快速、準確地診斷腦膠質瘤及其類型,為腦膠質瘤的科學研究和臨床診斷分析奠定了基礎。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標志物分析的試劑盒。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試劑盒用于診斷腦膠質瘤。發明人發現,通過檢測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相對含量,可以快速、準確地診斷腦膠質瘤及其類型,為腦膠質瘤的科學研究和臨床診斷分析奠定了基礎。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上述基于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標志物分析的試劑盒還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試劑盒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光化學衍生和質譜分析的試劑盒、基于過氧化衍生和質譜分析的試劑盒、基于臭氧誘導解析質譜分析的試劑盒、基于紫外光解離質譜分析的試劑盒。由此,利用該試劑盒可以快速、準確地診斷腦膠質瘤及其類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選自含有16:1或18:1脂肪酸鏈的磷脂,所述含有16:1或18:1脂肪酸鏈的磷脂包括:PC 16:0_16:1(Δ6)、PC 16:1(Δ6)_16:1(Δ6)、PC 16:0_18:1(Δ8)、PC 17:0_18:1(Δ8)或PE 18:0_18:1(Δ8)。發明人發現,上述幾種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相對含量在正常組織和腦膠質瘤組織中存在顯著差異,由此,通過確定上述幾種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相對含量,可以準確地診斷腦膠質瘤。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所描述的“相對含量”是指磷脂碳碳雙鍵異構體中具有某一特定雙鍵位置的磷脂數量占該磷脂總數的相對含量。例如,“PC 16:0_16:1(Δ6)的相對含量”是指PC 16:0_16:1中具有Δ6碳碳雙鍵的磷脂占PC 16:0_16:1中所有碳碳雙鍵異構體(Δ6+Δ7+Δ9)總和的相對含量,即相對含量=PC 16:0_16:1(Δ6)/[PC 16:0_16:1(Δ6)+PC 16:0_16:1(Δ7)+PC 16:0_16:1(Δ9)]。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試劑盒用于診斷正常組織或腦膠質瘤組織、或者IDH突變型膠質瘤組織或IDH野生型膠質瘤組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北京清譜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清華大學;北京清譜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445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