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速外設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2754.0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36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蔡尚達;彭成斌;劉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28 | 分類號: | G01R31/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協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 地址: | 211800 江蘇省南京市江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 外設 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高速外設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所述高速外設系統包括第一芯片及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連接所述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包括第一發射器、第一接收器、時鐘發生器、時鐘調整器、至少一發射緩沖單元、至少一發射延時調整器、至少一接收緩沖單元及至少一接收延時調整器;所述第二芯片包括第二接收器及第二發射器。本發明提出的高速外設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可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延時量測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電子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外設系統,尤其涉及一種高速外設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半導體不斷演進,許多半導體組件都朝向專業分工的發展;例如市面上常見的內存、存儲等芯片和主芯片通常是分開的,最后利用外設接口將各芯片連接在一起。與此同時,近年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為了提升用戶體驗,使得軟件應用功能越來越多,計算延時也要求越來越短,因此主芯片利用外設接口在各芯片中傳輸數據的帶寬要求越來越高。
常見的方式是利用提高外設接口時鐘和增加更多引腳的方式來達成,但是提高時鐘后,每一筆數據接收的最佳時間窗口就縮小了;而多引腳間的延時因為半導體的量產特性,在每一顆芯片上的延時并不相同。此外,當芯片工作溫度或電壓調整時也會導致不匹配,如何在高速外設接口正確傳輸數據變成芯片設計的一大痛點。盡管市面上的內存或存儲芯片大多都宣稱能夠支持高性能的傳輸,但是實際量產時常常因為封裝或印刷電路板上的走線不匹配,導致量產無法達到宣稱的最高傳輸性能。
圖1為現有主芯片與副芯片的連接示意圖;請參閱圖1,外設接口一般由時鐘引腳和多個數據引腳所組成,主芯片產生時鐘給副芯片,同時透過主芯片的發射器發送指令給副芯片的接收器,副芯片收到指令并解析是寫入或讀取的指令,若是寫入的指令則持續利用副芯片接收器接收數據,若是讀取的數據則利用副芯片的發射器傳送數據回主芯片,最終由主芯片接收器接收數據。
圖2為一個主芯片寫入數據的示意圖;主芯片在0T送出寫入指令,并在1T和2T處送出資料,副芯片在0.5T收到指令后在1.5T和2.5T處各收到一筆資料。
圖3為一個主芯片讀取數據的示意圖;主芯片在0T發送讀取指令,副芯片在0.5T收到指令后在1T時間回傳數據,主芯片在1.5T和2.5T處各讀到一筆資料。
以下列出實際量產芯片外設接口無法在高速工作的成因:
(1)多引腳延遲不匹配。隨著時鐘頻率的上升,每一個時鐘的周期也縮得越來越小,此時主芯片和副芯片的聯機延時就被放大了。圖4是一個主芯片透過多引腳高速寫入副芯片的示意圖,在副芯片看到的訊號,因為每一個引腳和走線的延時不完全對齊,造成副芯片無法在同一時鐘正確接收到數據的每一個比特。
(2)接收延時飄移。主芯片讀取數據的延時主要有兩個組成,副芯片收到指令后需要邏輯運算才能取出相對應的數據,再透過引腳走線回主芯片。一般副芯片手冊只會定義芯片內部的最大延時,但是實際副芯片的真正的延時沒有很好的手段量測出來,并且引腳上的接收延時會隨著制程飄移,工作環境溫度高低、電壓高低、時鐘快慢,而產生變化;由于高速外設的周期很短,一旦延時有飄移,就會讓主芯片沒辦法在設計的時間點取到數據。例如圖5原本主芯片設計在2T讀取到副芯片回傳的數據,可是實際上接收延時往后飄移后,需要等到2.5T才能正確讀取數據。
(3)傳送延時飄移。圖6是一個外設接口的示意圖,主芯片設計在時鐘0T送出指令,而副芯片在0.5T取指令,1.5和2.5T取數據的,但是真實的副芯片看到訊號經過引腳走線,若傳送延時正好在0.5T交會處前后飄移,則副芯片每次在0.5T,1.5T,2.5T取數據時,會取到正在轉換不穩定的數據而發生錯誤。
有鑒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設計一種新的高速外設系統,以便克服現有高速外設系統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速外設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可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延時量測精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經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27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