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氟摻雜的氧化鎳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2376.6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05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3 |
| 發明(設計)人: | 洪果;仲云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澳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53/04 | 分類號: | C01G53/04;H01M4/5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王暉;劉書芝 |
| 地址: | 中國澳門*** | 國省代碼: | 澳門;8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摻雜 羥基 氧化 前驅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為多層堆疊的結構,且呈六棱柱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中氟含量為3-1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的粒徑為0.5-1.5μm。
4.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鎳源、氟化物和沉淀劑進行水熱反應,以制備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中所述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所述沉淀劑選自尿素、氨水、硝酸銨和硫酸銨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將鎳源、氟化物和沉淀劑在溶劑中混合溶解,再進行水熱反應,其中,所述鎳源和所述氟化物均為水溶性無機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鎳源為硝酸鎳、硫酸鎳和氯化鎳中的至少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鎳源為六水合硝酸鎳。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為氟化銨。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鎳源、所述氟化物和所述沉淀劑的摩爾比為1-5:3-7:3-9。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鎳源、所述氟化物和所述沉淀劑的摩爾比為2-3:5-6:6-7。
11.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鎳源、氟化物和沉淀劑在溶劑中混合溶解包括:先將所述鎳源溶于水,再與所述氟化物和所述沉淀劑混合溶解。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熱反應的反應溫度為100-300℃。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熱反應的反應溫度為110-130℃。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熱反應時間為4-8h。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將水熱反應之后的產物過濾,得到的粉末即為所述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
16.一種氟摻雜的氧化鎳,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摻雜的氧化鎳為多層堆疊的結構,且呈六棱柱狀。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氟摻雜的氧化鎳,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摻雜的氧化鎳中氟含量為1-5%。
18.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氟摻雜的氧化鎳,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摻雜的氧化鎳的粒徑為0.5-1.5μm。
19.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氟摻雜的氧化鎳,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摻雜的氧化鎳的結構是由多個多孔六邊形有序堆疊而成。
20.一種氟摻雜的氧化鎳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中所述的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或權利要求4-15中任一項所述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氟摻雜的羥基氧化鎳前驅體進行煅燒而得。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燒溫度為10-8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澳門大學,未經澳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237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