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工智能電風扇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1752.X | 申請日: | 2020-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54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朱美溶;趙發勇;唐義甲 | 申請(專利權)人: | 阜陽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D25/10 | 分類號: | F04D25/10;F04D27/00;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001 安徽省阜陽市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智能 電風扇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人工智能電風扇,包括底座1、處理系統2、電機3、轉軸4、控制按鈕5、顯示屏6、攝像頭7、扇罩8、扇葉9、霧化噴頭10、水管11、出水軟管12、水泵13、進水軟管14、電子閥門15、水箱16、水箱進水口17、防水層18,通過實現人體識別可以使得在可視范圍內電風扇跟隨單一用戶的移動轉動,通過實現室內空氣濕度檢測可以使得電風扇對室內噴水霧加濕,且霧化噴頭10位于扇葉9軸中心處,當電子閥門15開時,水流經過霧化噴頭10形成的水霧可以跟隨風流動,使得加濕范圍更廣,提升用戶的舒適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風扇的改進,具體涉及一種人工智能電風扇。
背景技術
夏天,天氣炎熱干燥,電風扇是主要的防暑降溫工具,它是一種利用電動機驅動扇葉旋轉,來達到使空氣加速流通的家用電器。常見的電風扇功能單一,雖然能夠提供風力為用戶帶來舒適感,但是在一定范圍內,當單一用戶移動時,電風扇并不能隨時為用戶提供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人工智能電風扇,以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人工智能電風扇,包括底座1、處理系統2、電機3、轉軸4、控制按鈕5、顯示屏6、攝像頭7、扇罩8、扇葉9、霧化噴頭10、水管11、出水軟管12、水泵13、進水軟管14、電子閥門15、水箱 16、水箱進水口17、防水層18,所述底座1的上方設有處理系統2,所述處理系統2的上方設有電機3,所述電機3的上方連接轉軸4,所述轉軸4上方設有控制按鈕5,所述控制按鈕5上方設有顯示屏6和攝像頭7,所述攝像頭7上方設有扇罩8和扇葉9,所述扇葉9軸中心處設有霧化噴頭10,所述霧化噴頭10 與水管11連接,所述水管11下方連接出水軟管12,所述出水軟管12與水泵13 連接,所述水泵13通過進水軟管14與電子閥門15連接,所述電子閥門15與水箱16連接,所述水箱16上方設有水箱進水口17。
優選的,所述處理系統2與電機3電性連接,處理系統2與顯示屏6電性連接,處理系統2與攝像頭7電性連接,處理系統2與電子閥門15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處理系統2集人體識別與室內空氣濕度檢測于一體。
優選的,所述扇葉9軸中心處設有霧化噴頭10,當電子閥門15開時,水流經過霧化噴頭10形成的水霧可以跟隨風流動。
優選的,所述處理系統2、霧化噴頭10、電子閥門15處都設有防水層18。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一種人工智能電風扇,通過在底座上方設置處理系統,處理系統包括圖像處理模塊、深度學習模塊、微處理器、接口電路、空氣濕度檢測電路、電源,具有人體識別和室內空氣濕度檢測的功能,可以實現風扇在可視范圍內跟隨單一用戶的移動轉動風向,根據設定的室內空氣濕度閾值控制電子閥門的開斷可以進行室內加濕;通過在扇葉軸中心處設置霧化噴頭,當電子閥門開時,水流經過霧化噴頭形成的水霧可以跟隨風流動,使得室內加濕范圍大,且給用戶提供更加涼爽的舒適感;通過在處理系統、霧化噴頭、電子閥門處都設有防水層,可以防水防漏電,保證用戶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處理系統2工作原理結構示意圖。
圖中:底座1、處理系統2、電機3、轉軸4、控制按鈕5、顯示屏6、攝像頭7、扇罩8、扇葉9、霧化噴頭10、水管11、出水軟管12、水泵13、進水軟管14、電子閥門15、水箱16、水箱進水口17、防水層1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中的附圖,對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阜陽師范大學,未經阜陽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175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