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于車聯網的數據檢測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1651.2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76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吳金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金鳳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3 | 分類號: | B60R16/023;G07C5/08;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于 聯網 數據 檢測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應用于車聯網的數據檢測方法及系統,能夠根據運行數據得到能夠直接用于處理和分析的車載檢測數據,確保了數據來源的多樣性以及數據分析和處理的一致性和規范性。會根據設備類別標識確定出車載檢測數據的標識權重,從而對所有車載設備中的至少部分車載設備進行分組檢測,得到在不同數量的車載設備場景下的不同目標行駛狀態檢測結果并形成檢測結果聚類,根據檢測結果聚類的特征向量確定出電動車的當前行駛狀態檢測結果。不僅能夠將所有車載設備的運行數據考慮在內,還能夠對不同車載設備組合對應的行駛狀態進行檢測,從而實現對運行數據的綜合分析和組合分析,確保當前行駛狀態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聯網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應用于車聯網的數據檢測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萬物互聯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物聯網技術為現代生產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能夠有效提高現代社會的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然而物聯網安全一直是現階段無法忽視的一個問題。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物聯網終端設備的隱私信息和安全信息大多存儲于物聯網設備中,如果物聯網設備被黑客攻擊,可能會導致物聯網終端設備的隱私信息和重要信息的丟失和泄露,由此可見,對物聯網設備進行安全驗證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現有的對物聯網設備進行安全性驗證的方法大多基于數據通信層面進行,沒有對物聯網設備采集的物聯網終端設備信息進行全面地分析和處理,導致安全性驗證的可信度較低。
發明內容
為了至少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車聯網的數據檢測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應用于車聯網的數據檢測方法,應用于車載檢測器,所述車載檢測器設置于電動車內,所述車載檢測器與所述電動車內的多個車載設備通信連接,所述車載設備包括:電池管理系統、制動設備、車門緊鎖設備、行車記錄攝像設備、車載攝像頭設備以及車載麥克風設備,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在所述電動車處于行駛狀態時,收集每個車載設備采集的設定時段內的運行數據;其中,不同的車載設備所采集的運行數據的數據結構和數據展示方式不同;
針對每組運行數據,根據預設的數據轉換列表將該組運行數據進行轉換,得到該組運行數據對應的車載檢測數據;
基于每個車載檢測數據對應的車載設備的設備類別標識確定出每個車載檢測數據的標識權重;
針對所述多個車載設備中的每N個車載設備,根據每N個車載設備中的每個目標車載設備對應的車載檢測數據以及該車載檢測數據對應的標識權重確定出每N個車載設備對應的多個目標行駛狀態檢測結果;其中,N為大于等于4的整數;
使N自加一并返回根據每N個車載設備中的每個目標車載設備對應的車載檢測數據以及該車載檢測數據對應的標識權重確定出每N個車載設備對應的多個目標行駛狀態檢測結果;
當N自加一之后達到設定值時,根據每N個車載設備中的每個目標車載設備對應的車載檢測數據以及該車載檢測數據對應的標識權重確定出每N個車載設備對應的多個目標行駛狀態檢測結果;其中,不同的N對應的多個目標行駛狀態檢測結果的數量不同,不同的N對應的多個目標行駛狀態檢測結果形成不同的檢測結果聚類;
對每個檢測結果聚類進行特征提取,得到每個檢測結果聚類對應的特征向量,根據得到的每個特征向量確定出所述電動車的當前行駛狀態檢測結果。
在一種可替換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針對每組運行數據,根據預設的數據轉換列表將該組運行數據進行轉換,得到該組運行數據對應的車載檢測數據,包括:
針對每組運行數據,確定出該組運行數據的數據類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金鳳,未經吳金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16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松防震緊固件
- 下一篇:一種帶復合板的中島臺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