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用菌生產用負壓冷卻罐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1609.0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2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汪建黨;侯艷平;肖俊培;隋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翔天菌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22 | 分類號: | A01G18/2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新世紀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陳建民;張杰 |
| 地址: | 07275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用菌 生產 用負壓 冷卻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食用菌生產用負壓冷卻罐,涉及食用菌生產領域。它內部設置有絞龍的負壓冷卻罐;所述負壓冷卻罐外表面固定設置有第一抽負壓單元;所述第一抽負壓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負壓冷卻罐密封連通;所述負壓冷卻罐的端部密封設置有密封罩;所述負壓冷卻罐與所述的連接處位于所述密封罩內部;所述密封罩外表面固定設置有第二抽負壓單元;所述第二抽負壓單元的輸入端與對應的所述密封罩密封連通。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負壓冷卻罐最大程度上保持密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食用菌生產用負壓冷卻罐。
背景技術
在食用菌實際生產中,木屑要先在高壓滅菌罐中滅菌,然后再進入到負壓冷卻罐中,將木屑冷卻至常溫,木屑在進入負壓冷卻罐中之前,是處于無菌狀態的,而且負壓冷卻罐中的壓力比外界大氣壓要低,所以要使負壓冷卻罐要盡量保持絕對密封,避免外界空氣進入到負壓冷卻罐中,而負壓冷卻罐中需要有絞龍攪拌木屑,常規的負壓冷卻罐與絞龍的連接處是用機械密封進行密封的,(外界空氣對于負壓冷卻罐內的空氣來說是有菌的,會影響到食用菌的生長),在實際生產中,機械密封并不能達到較好的密封效果,還是會有一小部分外界空氣進入到負壓冷卻罐中,最終使食用菌生產達不到預期要求,所以需要有一種密封裝置來對負壓冷卻罐與絞龍連接處進行密封,使負壓冷卻罐達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食用菌生產用負壓冷卻罐。使負壓冷卻罐最大程度上保持密封。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食用菌生產用負壓冷卻罐,包括內部設置有絞龍的負壓冷卻罐;所述負壓冷卻罐外表面固定設置有第一抽負壓單元;所述第一抽負壓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負壓冷卻罐密封連通;
所述負壓冷卻罐的端部密封設置有密封罩;所述負壓冷卻罐與所述的連接處位于所述密封罩內部;所述密封罩外表面均固定設置有第二抽負壓單元;所述第二抽負壓單元的輸入端與對應的所述密封罩密封連通。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食用菌生產用負壓冷卻罐的還包括與所述絞龍連接的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固定連接在右側的所述密封罩內部;右側的所述密封罩側面設置有穿孔;所述伺服電機的電源線穿過穿孔;在所述穿孔的側壁上,密封固定連接有密封圈;所述伺服電機的電源線密封穿過所述密封圈。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食用菌生產用負壓冷卻罐的所述第一抽負壓單元和所述第二抽負壓單元為真空泵。
本發明顯著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負壓冷卻罐兩端的絞龍連接處各密封一個密封罩,利用兩個第二抽負壓單元分別對密封罩進行抽氣,使兩個密封罩內形成負壓狀態,且密封罩內的壓力始終低于負壓冷卻罐中的壓力,雖然密封罩與負壓冷卻罐的蛟龍連接處之間也不容易形成絕對密封,但是通過形成壓力差,使密封罩內的空氣不會進入到負壓冷卻罐中,即外界空氣不會進入到負壓冷卻罐中,從而使負壓冷卻罐與絞龍的連接處最大程度上保持密封,負壓冷卻罐內不會通過負壓冷卻罐的蛟龍連接處進入外界空氣,從而保證食用菌的生產環境無污染,最終生產出來的食用菌達到預期要求。
2、因為要攪動負壓冷卻罐中的木屑,所以現有的技術一般都是用伺服電機帶動負壓冷卻罐中的絞龍進行攪動,而伺服電機是安裝在密封罩內部的,所以伺服電機的電源線必定要穿過密封罩側壁和外接電源連接,所以設置一個密封圈,用密封圈電源線和穿孔之間密封,可以使右側的密封罩更容易形成負壓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負壓冷卻罐;2、第一抽負壓單元;3、密封罩;4、第二抽負壓單元;5、伺服電機;6、穿孔;7、密封圈;8、伺服電機示意電源線;9、絞龍。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翔天菌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翔天菌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16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