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串聯式恒溫除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1161.2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73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陳魏方;余曉龍;姚夢蘭;徐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曼瑞德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3/14 | 分類號: | F24F3/14;F24F11/89;F24F13/28;F24F13/22;F24F13/24;F24F13/30;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阮玉欣 |
| 地址: | 31400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串聯式 恒溫 除濕機 | ||
本申請屬于家用電器領域,涉及一種串聯式恒溫除濕機,包括機箱,機箱中包括室外進風腔、室外出風腔、室內進風腔和室內出風腔,室外出風腔內設有回風抽風裝置,室內出風腔內設有新風抽風裝置,還包括設于機箱中的空氣壓縮機,設于室內出風腔中出風路徑上的兩器組件以及設于室外出風腔中出風路徑上的調溫組件,空氣壓縮機中的出口端連接調溫組件的入口端,該調溫組件的出口端連接兩器組件的入口端,該兩器組件的出口端連接空氣壓縮機的入口端,室外進風腔與室外出風腔之間具有第一通道,室內進風腔與室內出風腔之間具有第二通道。通過串聯調溫組件和兩器組件達到調溫目的,使除濕機能夠達到升溫除濕、降溫除濕及恒溫除濕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家用電器領域,涉及一種除濕機,尤其是涉及一種串聯式恒溫除濕機。
背景技術
除濕機又稱為抽濕機、干燥機、除濕器,按照使用領域及電源要求不同可分為家用除濕機、商用除濕機、工業除濕機和泳池除濕機。除濕機通常由壓縮機、風扇、蒸發器、冷凝器、機殼和控制器組成。由風扇將潮濕空氣抽入機內處理成干燥空氣排出機外,如此循環使室內濕度保持在適宜的相對濕度。傳統的除濕機,在處理帶水氣體的過程中無法對進風進行調節,使用受到局限。
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N203572088U]公開了一種雙冷凝調溫除濕機,包括制冷系統,所述制冷系統包括壓縮機、汽液分離器、冷凝器以及蒸發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室內冷凝器以及室外冷凝器,所述室內冷凝器和室外冷凝器的連接處設置換向閥,所述汽液分離器通過銅管連接壓縮機,壓縮機分別連接室內冷凝器和室外冷凝器,所述室內冷凝器和室外冷凝器分別連接蒸發器,繼而蒸發器連接汽液分離器。利用雙冷凝器,實現當室內需要加溫時,將室外冷凝器切換到室內冷凝器,從而將熱量完全回收,實現節能調溫的目的。
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室外冷凝器和室內冷凝器之間的換向閥來起到調溫的作用,對溫度的調節范圍較為局限,且結構較復雜,導致機體體積較大。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串聯式恒溫除濕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本申請創造性地提供了一種串聯式恒溫除濕機,包括機箱,所述機箱中包括室外進風腔、室外出風腔、室內進風腔和室內出風腔,所述室外出風腔內設有回風抽風裝置,所述室內出風腔內設有新風抽風裝置,還包括設于機箱中的空氣壓縮機,設于室內出風腔中出風路徑上的兩器組件以及設于室外出風腔中出風路徑上的調溫組件,所述空氣壓縮機中的出口端連接調溫組件的入口端,該調溫組件的出口端連接兩器組件的入口端,該兩器組件的出口端連接空氣壓縮機的入口端,所述室外進風腔與室外出風腔之間具有第一通道,所述室內進風腔與室內出風腔之間具有第二通道,所述室外進風腔中設有室外側過濾器,所述室內進風腔中設有室內側過濾器。
在上述的一種串聯式恒溫除濕機中,所述調溫組件為第一冷凝器,所述回風抽風裝置設置在調溫組件的出風側。
在上述的一種串聯式恒溫除濕機中,所述兩器組件包括蒸發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設于蒸發器的出風側,第二冷凝器的入口端連接所述調溫組件的出口端,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端通過節流閥連接蒸發器,蒸發器的出口端連接所述空氣壓縮機,所述新風抽風裝置設置在第二冷凝器的出風側。
在上述的一種串聯式恒溫除濕機中,所述室外進風腔與室內出風腔之間具有第三通道,所述室內進風腔與室外出風腔之間具有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上設有風閥組件。
在上述的一種串聯式恒溫除濕機中,所述風閥組件包括轉軸和連接于轉軸上的風閥葉片。
在上述的一種串聯式恒溫除濕機中,所述機箱中設有用于分隔室外進風腔和室外出風腔的換熱側隔板、用于分隔室內進風腔和室內出風腔的除濕側隔板、用于分隔室外進風腔和室內出風腔的新風側隔板以及用于分隔室內進風腔和室外出風腔的回風側隔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曼瑞德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曼瑞德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11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