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火鍋桌的煙氣凈化系統及火鍋桌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0227.6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9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中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鐘法無煙寶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32 | 分類號: | B01D53/32;B01D53/02;A47B31/00;B01D46/00;B01D46/12;B01D46/30;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麗 |
| 地址: | 400020 重慶市江北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火鍋 煙氣 凈化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火鍋桌的煙氣凈化系統,包括過濾網、抽風機、第一過濾裝置、等離子體凈化裝置和第二過濾裝置,第一、第二過濾裝置和等離子體凈化裝置安裝在火鍋桌底部的抽拉盒內;第一過濾裝置鋪設在抽拉盒的底部;第二過濾裝置豎直插入在抽拉盒的兩側;等離子體凈化裝置設置在第二過濾裝置中間;抽拉盒的兩側包括煙氣出入口,等離子體凈化裝置兩側設置第二煙氣出入口。本發明提供的火鍋桌煙氣凈化系統,包括多級活性炭架和等離子體凈化裝置,能對煙氣進行殺菌、消毒,還能將煙氣中的污染物質分解為小分子無機物,實現凈化煙氣、清新室內空氣。多級活性炭架、等離子體凈化裝置均集成在火鍋桌底部的抽拉盒內,便于從火鍋桌中取出與更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火鍋桌的煙氣凈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火鍋桌的煙氣凈化系統及火鍋桌。
背景技術
食用火鍋時,火鍋將產生大量的油煙氣,這將會使得室內空氣中漂浮油煙氣體,不僅污染室內空氣,而且這些油煙氣體將會附著到消費者的衣物以及室內物品上,使得衣物、物品帶有濃厚的“火鍋味”,附著在室內物品上的油煙氣還會增加火鍋店內衛生清潔難度。火鍋燒煮時產生的油煙氣中的主要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的細菌;化學性的有害氣體,例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還包括揮發性有機物(TVOC)以及可吸入顆粒物(PM2.5)等,因此,火鍋產生的油煙氣除了“火鍋味”之外,還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現有的解決火鍋產生的油煙氣,常見有兩大類型方法:(1)在火鍋上方吊裝抽油煙機,而吊裝抽油煙機存在一系列缺陷,例如油煙機體積大、安裝成本高、安裝空間需求大,且不美觀;(2)采用能夠抽吸油煙氣的火鍋桌,通過在火鍋桌下方設置抽風機與煙氣凈化裝置,將火鍋燒煮時產生的煙氣抽吸到火鍋桌下方的煙氣凈化裝置內,凈化后排出。目前火鍋桌的煙氣凈化裝置主要采用的為多層活性炭吸附的處理方式,例如中國專利申請CN110742400A提供的火鍋桌,油煙氣內的雜質與設置的活性炭充分接觸并吸附,起到凈化作用。活性炭吸附的凈化方式,雖然簡單有效,但是需要頻繁更換活性炭網,因為活性炭吸附能力隨吸附時間而逐漸達到飽和,吸附能力逐漸下降;并且油煙氣的部分油污會附著在活性炭網孔上,堵塞活性炭網孔,降低活性炭吸附能力,最終導致火鍋產生的油煙氣無法得以凈化。活性炭網式的火鍋桌的煙氣凈化裝置通常不能用于殺菌、消毒,而活性炭吸附飽和后性能降低,以及部分物質發酵,霉菌類細菌繁殖增加,造成環境進一步危害。此外,目前火鍋桌的煙氣凈化裝置還包括負離子凈化方式,例如中國專利CN206803282U公開的火鍋桌,通過在火鍋桌內部設置負離子發生裝置,釋放負離子來凈化油煙氣,然而火鍋桌上的油煙產生速度較快和產生量較大,如果達到較好凈化效率,則需要配置較大的負離子發生器,大大增加火鍋桌成本高;另外,負離子發生過程中會產生臭氧這一衍生物,而當臭氧濃度超標后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造成二次污染。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提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火鍋桌的煙氣凈化系統,該煙氣凈化系統設置于中空柱體結構的火鍋桌本體內部,所述煙氣凈化系統包括沿著煙氣流動方向依次設置的過濾網、抽風機、第一過濾裝置、等離子體凈化裝置和第二過濾裝置,所述第一過濾裝置、所述等離子體凈化裝置和所述第二過濾裝置安裝在所述火鍋桌本體底部的抽拉盒內;所述第一過濾裝置為第一活性炭架,鋪設在所述抽拉盒的底部;所述第二過濾裝置為兩個第二活性炭架,分別豎直插入在所述抽拉盒的兩側;所述等離子體凈化裝置設置在所述兩個第二活性炭架中間;所述抽拉盒的兩側包括第一煙氣出入口,所述等離子體凈化裝置的外殼左右兩側設置第二煙氣出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鐘法無煙寶電器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鐘法無煙寶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02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