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周向進氣脫硫反應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0002.0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79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冬林;田森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48 |
| 代理公司: | 長沙七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劉伊旸;周曉艷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硫 反應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周向進氣脫硫反應器,包括豎直設置的反應器本體以及從下至上依次設置在反應器本體上的環形煙道、均流裝置、噴淋層和除霧裝置,在反應器本體上設有水平的入口煙道,在反應器本體的頂端設有出口煙道,用于導出來自除霧裝置的煙氣;所述環形煙道沿反應器本體的外側壁水平設置,且與所述入口煙道連通,所述環形煙道在靠近其圓心的內環形面上間隔設有多個排氣口,在所述反應器本體的側壁上設有與排氣口位置對應、尺寸相同的通氣口,多個所述排氣口等間距設置,用于將煙氣從環形煙道導入反應器本體中,在每個所述排氣口上均設有轉動角度可調的擋板。本發明脫硫反應器內流場均勻、運行阻力低且和脫硫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脫硫反應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周向進氣脫硫反應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燃煤電廠應用的鈣法濕法脫硫反應器均采用單側進氣方式,煙氣在進入反應器后直接沖擊對側的壁面,被阻擋后沿壁面向上運動。這樣的進氣方式使得脫硫反應器內的橫斷面煙氣流場出現了一側煙氣較大、一側煙氣流量較小的情況,甚至出現了沒有煙氣流動的區域,脫硫反應器內流場極度不均。在此情況下,煙氣與石灰漿液無法保持有效的大面積接觸,因而無法保證二者之間的化學反應完全,這直接降低了脫硫效率。
基于上述情況,目前各廠家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增設更加高效的均流設備或增大現有均流設備的孔隙率。
該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脫硫反應器內的煙氣流場,從而提高脫硫效率,但均流設備的均流效果往往與阻力成反比,即均流效果越好,均流層的運行阻力則越大。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由于堵塞等狀況的發生,還會使得脫硫反應器內的阻力進一步增大。
(2)增加噴淋層層數或增大石灰漿液的循環量。
該方法可以增加石灰漿液與煙氣的反應時間,從而提升脫硫效率。但增加一層噴淋層,就會嚴重增加反應器內的運行阻力。另外,增加噴淋層層數或增大石灰漿液的循環量等使得循環泵的功耗大大增加,長此以往,不利于脫硫反應器整體系統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急需一種周向進氣脫硫反應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濕法脫硫反應器內出現的脫硫反應器內流場極度不均、運行阻力過大和脫硫效率不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周向進氣脫硫反應器,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周向進氣脫硫反應器,包括豎直設置的反應器本體以及從下至上依次設置在反應器本體上的環形煙道、均流裝置、噴淋層和除霧裝置,在反應器本體上設有水平的入口煙道,在反應器本體的頂端設有出口煙道,用于導出來自除霧裝置的煙氣;
所述均流裝置、噴淋層和除霧裝置均位于反應器本體內;
所述環形煙道沿反應器本體的外側壁水平設置,且與所述入口煙道連通,所述環形煙道在靠近其圓心的內環形面上間隔設有多個排氣口,在所述反應器本體的側壁上設有與排氣口位置對應、尺寸相同的通氣口,多個所述排氣口等間距設置,用于將煙氣從環形煙道導入反應器本體中,在每個所述排氣口上均設有轉動角度可調的擋板,通過轉動擋板調節各排氣口的開口大小,實現不同排氣口的煙氣流速相同;
所述均流裝置包括多個水平分布的均流孔,用于使通過的煙氣均勻分散,所述噴淋層用于噴灑石灰漿液。
優選的,所述排氣口的數量為四個,每個所述排氣口的底邊與所述環形煙道的底部齊平,四個所述排氣口的開口長度相等,四個所述排氣口的開口高度相等,而開口高度不大于所述環形煙道的高度。
優選的,所述擋板設置為可向上和向下轉動。
優選的,在所述入口煙道和環形煙道之間還設有引流件,所述引流件為人字形結構,所述引流件的頭部設置在入口煙道內且位于入口煙道的中部,而其開口端與所述環形煙道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理工大學,未經長沙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00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場合使用的鞋底清理機
- 下一篇:一種超細氮化鋁粉體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