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埋式地基沉降監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8662.5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35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林建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建金 |
| 主分類號: | G01C5/00 | 分類號: | G01C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409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埋式 地基 沉降 監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埋式地基沉降監測裝置,屬于地基沉降監測裝置領域,一種預埋式地基沉降監測裝置,本方案通過待檢測地區預先埋設地基沉降檢測裝置,可以實現實時對地基沉降程度進行監控,在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后,通過內襯管和外襯管自身形變導致感應環無法正常接收感應燈發出的信號光束,進而通知技術人員及時對地基沉降檢測裝置地區進行實地檢測,可以及時發現地基沉降,為技術人員爭取足夠的反應時間,及時進行地基修復工作,延緩地基沉降的速度,其中,在進行地基修復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向注射腔內注入液體填料,并經過固著纖維簇流入地基中,及時填補地基中的裂紋,對地基進行加固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基沉降監測裝置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預埋式地基沉降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修建前,地基中早已存在著由土體自身重力引起的自重應力。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荷載通過基礎或路堤的底面傳遞給地基,使天然土層原有的應力狀態發生變化,在附加的三向應力分量作用下,地基中產生了豎向、側向和剪切變形,導致各點的豎向和側向位移。地基表面的豎向變形稱為地基沉降,或基礎沉降,由于建筑物荷載差異和地基不均勻等原因,基礎或路堤各部分的沉降或多或少總是不均勻的,使得上部結構或路面結構之中相應地產生額外的應力和變形。地基不均勻沉降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將導致建筑物的開裂、歪斜甚至破壞,例如磚墻出現裂縫、吊車輪子出現卡軌或滑軌、高聳構筑物傾斜、機器轉軸偏斜、與建筑物連接管道斷裂以及橋梁偏離墩臺、梁面或路面開裂等。
隨著沿海地區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以淤泥質軟粘土為地基的工程建設事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如何在已定的工期內,在滿足工后沉降的條件下,確定可靠的地基處理設計方案、合理計劃施工進度,成為軟基工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進行地基沉降預測是解決這一課題的必然途徑。
近幾十年來,各國學者在地基沉降預測領域內開展了大量深入廣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由于軟土自身工程特性極為復雜,加上部荷載與上部結構的影響,使得軟基土層沉降機理變得十分復雜。現有地基沉降預測方法受其假設條件與實際存在較大不符的限制,所得沉降預測結果往往與實測沉降值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對地基沉降預測方法的研究有待進一步的發展。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埋式地基沉降監測裝置,可以實現實時對地基沉降程度進行監控,在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后,可以及時發現地基沉降,為技術人員爭取足夠的反應時間,及時進行地基修復工作,延緩地基沉降的速度。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預埋式地基沉降監測裝置,包括安裝基臺,所述安裝基臺的上端固定攔截有內襯管,所述內襯管內壁上開鑿有摩擦紋,所述內襯管的外側套接有外襯管,所述外襯管與安裝基臺固定連接,所述內襯管與外襯管之間形成注射腔,所述內襯管的開口處螺紋連接有與自身相匹配的內襯管密封蓋,所述注射腔的開口處螺紋連接有密封環,所述安裝基臺的上端開鑿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安裝槽,多個所述安裝槽的槽底板上均固定連接有感應燈,所述內襯管密封蓋的下端固定連接有與感應燈相配的感應環,所述內襯管內插接有與自身相匹配的強化桿,所述安裝基臺上端開鑿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板上固定連接有定位柱所述強化桿靠近安裝基臺的一端開鑿有與定位柱定位槽,所述安裝基臺的外壁固定連接開鑿有多個圓槽,所述圓槽內滑動連接有頂蓋,所述頂蓋與圓槽的槽底板之間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所述外襯管的外壁上固定連接有固著纖維簇,所述固著纖維簇為空心結構,所述固著纖維簇考經外襯管的一端貫穿外襯管并連通注射腔與外界,所述強化桿選用磁鐵制成,所述安裝基臺、頂蓋和壓縮彈簧均選用磁性不銹鋼制成,可以實現實時對地基沉降程度進行監控,在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后,可以及時發現地基沉降,為技術人員爭取足夠的反應時間,及時進行地基修復工作,延緩地基沉降的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建金,未經林建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86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