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脊柱椎弓根穿刺定位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8314.8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223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辛欣;劉新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辛欣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B90/11;A61B17/90;A61B34/20;A61B34/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張皎 |
| 地址: | 725000 陜西省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脊柱 椎弓根 穿刺 定位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脊柱椎弓根穿刺定位裝置,包括矩形的導板框,導板框一組對邊中點的連線位置設置有中軸定位桿,導板框分別開設有橫縱方向的多個通槽孔,多個通槽孔的軸線相交可在導板框中形成上下兩層相同的網格,中軸定位桿上設置有與通槽孔對應的通槽和通孔。本發明術中首先將定位中軸桿與棘突匹配,隨后利用術前計算機規劃及術中透視,通過導板框上的通槽孔和中軸定位桿上的通孔和通槽放置克氏針及彈性繩形成穿刺針空間方向的穿刺軌跡引導,快速到達具體穿刺位置區域,提高穿刺定位成功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脊柱穿刺輔助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脊柱椎弓根穿刺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經皮椎弓根穿刺技術目前被廣泛應用于經皮椎體成形術(PVP)、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經皮椎弓根螺釘等脊柱微創領域。精準的椎弓根穿刺是手術成功的關鍵,目前經皮椎弓根穿刺定位技術最常使用C臂X線透視下輔助。患者俯臥于手術床,背部放置3枚克氏針(2枚縱行和1枚橫行克氏針),行正位X線透視,克氏針的交點定位于目標椎體兩側椎弓根的外上區(胸腰段一般在左10點、右2點的位置),考慮外展角度及皮膚厚度,以交點分別向兩側旁開0.5~1.5cm作為皮膚切口入點,隨后利用正側位透視明確椎弓根與導針位置、深度關系,引導穿刺路徑。
由于穿刺點位于三維空間及個體化差異,安全的經皮穿刺軌跡和準確定位需要術中反復x線透視確定,而長期輻射暴露被認為是與癌癥、白內障及出生缺陷等疾病相關的危險因素。Bronsard等對比研究標準C臂透視輔助下采用經皮椎弓根螺釘固定術與傳統開放手術患者的術中透視時間及輻射,傳統手術方式的平均總透視時間為29.49s,術中輻射的有效劑量為0.55mSv,而經皮椎弓根螺釘固定術的平均總透視時間為139.67s.術中輻射的有效劑量為1.51mSv,經皮椎弓根螺釘固定術產生輻射的有效劑量比傳統手術方式高3倍左右同時手術時間也顯著的延長。Perisinakis等報道一組PKP患者平均總透視時間為10.1分鐘,平均有效接受劑量為8.5-12.7mSv,這些值遠高于標準放射檢查的患者遭受的輻射暴露,研究認為pkp或pvp患者術中的輻射暴露和相關風險可能相當大。Ahn等通過一項前瞻性研究,骨科醫生如果沒有輻射防護,每年進行291次經皮內窺鏡腰椎間盤切除術將暴露在最大允許輻射劑量下。考慮到外科醫師職業生涯的長期輻射累積,應使用充分的防護措施,減少輻射暴露。
近年來O型臂、術中機器人、電磁導航等影像輔助導航設備的臨床應用,提高穿刺準確性、減少醫患的輻射暴露,然而這些設備操作復雜且價格昂貴,現階段很難普及。在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及基層醫院,手術中經皮椎弓根穿刺定位仍依賴于C臂透視,設計一種簡單、經濟、精準有效的椎弓根輔助穿刺定位技術,減少術中放射暴露非常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脊柱椎弓根穿刺定位裝置,能夠有效且快速地定位穿刺針的穿刺位置,減少醫患的輻射暴露。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脊柱椎弓根穿刺定位裝置,包括矩形的導板框,導板框一組對邊中點的連線位置設置有中軸定位桿,導板框分別開設有橫縱方向的多個通槽孔,多個通槽孔的軸線相交在導板框中形成上下兩層相同的網格,中軸定位桿上設置有與通槽孔對應的通槽和通孔;
通槽孔包括開設在導板框一組對邊上表面的多個定位通槽a,定位通槽a正下方均開設有定位通孔a,還包括開設在導板框另一組對邊上表面的多個定位通槽b,定位通槽b正下方均開設有定位通槽c,定位通槽c與定位通孔a位于同一高度,導板框開設有定位通槽a的對邊設置有肩臺,定位通孔a位于肩臺上,定位通槽c位于導板框下表面。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
中軸定位桿位于開設有定位通槽b的導板框對邊上,中軸定位桿上表面設置有定位通槽d,定位通槽d與定位通槽a一一對應且位于同一直線,定位通槽d正下方設置有定位通孔b,定位通孔b與定位通孔a一一對應且位于同一直線。
導板框上間隔相等個數的定位通槽a設置有標志塊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辛欣,未經辛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83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