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量與光束指向穩定控制的再生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2011008051.0 | 申請日: | 2020-09-23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76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8 |
發明(設計)人: | 張鵬;石玉森;湯曉云;姜有恩;王江峰;曾沛穎;范薇;李學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H01S3/10 | 分類號: | H01S3/10;H01S3/13;H01S3/23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張寧展 |
地址: | 2018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量 光束 指向 穩定 控制 再生 放大器 及其 方法 | ||
1.一種能量與光束指向穩定控制的再生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光束耦合系統(1),用于將輸入光傳輸至諧振腔(2)內,并將諧振腔(2)放大后的模式光束傳輸至腔外光束指向控制系統(3);
-諧振腔(2),用于接收所述光束耦合系統(1)傳輸的輸入光,使輸入光在腔內共振并放大,形成模式光束,同時控制所述模式光束的能量穩定;
-腔外光束指向控制系統(3),用于接收經所述的光束耦合系統(1)傳輸的模式光束,并控制所述模式光束的指向穩定性;
所述的腔外光束指向控制系統(3)包括第一電控反射鏡(301)、第二電控反射鏡(302)、第一取樣反射鏡(303)、第二取樣反射鏡(304)、第一探測器(305)和第二探測器(306);
所述的模式光束入射到所述第一電控反射鏡(301),經該第一電控反射鏡(301)反射后,經所述的第二電控反射鏡(302)反射后,入射到第一取樣反射鏡(303),經該第一取樣反射鏡(303)分為第一反射光和第一透射光,所述的第一透射光由第一探測器(305)探測,第一反射光經第二取樣反射鏡(304)分束后,分為第二反射光和第二透射光,所述的第二透射光由第二探測器(306)探測,所述的第二反射光作為指向穩定的模式光束輸出;
所述的光束耦合系統(1)包含第一偏振片(101)、二分之一波片(102)和法拉第旋光器(103);
輸入光經所述的第一偏振片(101)透射后,形成第一類型線偏振光,依次經所述的二分之一波片(102)和法拉第旋光器(103)后,入射到所述的諧振腔(2);
所述的諧振腔(2)包括第一端面反射鏡(201)、電光開關(202)、四分之一波片(203)、第二偏振片(204)、N個腔內光束指向控制放大組件(205-1、……、205-N)和第二端面反射鏡(206),N≥1;
電光開關(202)處于關閉狀態:所述的第一類型線偏振光入射到所述的第二偏振片(204),經該第二偏振片(204)透射后,依次經所述的四分之一波片(203)和電光開光(202)透射后,入射到所述的第一端面反射鏡(201),經該第一端面反射鏡(201)反射后沿原路返回,依次經所述的電光開關(202)和四分之一波片(203)透射后,偏振方向旋轉90°,形成第二類型線偏振光,入射到所述的第二偏振片(204);經該第二偏振片(204)反射,入射到腔內光束指向控制放大組件;
電光開關(202)處于打開狀態:第二類型線偏振光依次經由N個腔內光束指向控制放大組件(205-1……、205-N)的傳輸放大、模式變換和控制能量穩定后,入射到第二端面反射鏡(206),經該第二端面反射鏡(206)反射后,沿原路返回至第一端面反射鏡(201),并在所述的第一端面反射鏡(201)和第二端面反射鏡(206)間形成腔內振蕩光束,直至腔內振蕩光束放大到預設能量,形成模式光束;
電光開關(202)處于關閉狀態:模式光束經所述的第二偏振片(204)透射后,入射到所述的光束耦合系統(1);
當N=1時,所述的腔內光束指向控制放大組件,包括沿輸入光方向依次放置的第三電控反射鏡(PA-01)、第一光束傳輸模塊(PA-02)、激光放大與取樣模塊(PA-03)和第二光束傳輸模塊(PA-04);或者,
第一光束傳輸模塊(PA-02)、第三電控反射鏡(PA-01)、激光放大與取樣模塊(PA-03)和第二光束傳輸模塊(PA-04);或者,
第一光束傳輸模塊(PA-02)、激光放大與取樣模塊(PA-03)、第三電控反射鏡(PA-01)和第二光束傳輸模塊(PA-04);或者,
第一光束傳輸模塊(PA-02)、激光放大與取樣模塊(PA-03)、第二光束傳輸模塊(PA-04)和第三電控反射鏡(PA-01);或者,
第一光束傳輸模塊(PA-02)、激光放大與取樣模塊(PA-03)和第二光束傳輸模塊(PA-04);
當N1時,所述的腔內光束指向控制放大組件,包括沿輸入光方向依次放置的第三電控反射鏡(PA-01)、第一光束傳輸模塊(PA-02)、激光放大與取樣模塊(PA-03)和第二光束傳輸模塊(PA-04);或者,
第一光束傳輸模塊(PA-02)、第三電控反射鏡(PA-01)、激光放大與取樣模塊(PA-03)和第二光束傳輸模塊(PA-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805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