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溝槽MOSFET元胞密度的工藝方法及溝槽MOSFET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05205.0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31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潘光燃;胡瞳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芯電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336 | 分類號: | H01L21/336;H01L21/768;H01L21/8234;H01L23/48;H01L27/088;H01L29/36;H01L29/78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融創智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89 | 代理人: | 葉垚平;李立 |
| 地址: | 518049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梅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溝槽 mosfet 密度 工藝 方法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溝槽MOSFET元胞密度的工藝方法及溝槽MOSFET結構,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4:淀積多晶硅,去除所述溝槽之外的多晶硅,去除所述第一氮化硅,在外延層中形成第一摻雜區和第三摻雜區,淀積第二氮化硅,刻蝕所述第二氮化硅,在所述多晶硅的側壁形成側墻,所述多晶硅的左、右側壁形成的側墻的寬度相等;步驟S5:在第一摻雜區中注入硼原子或磷原子形成第二摻雜區,所述第二摻雜區的摻雜濃度為第一摻雜區的摻雜濃度的20?100倍,去除所述側墻,去除凸出于第一氧化層表面之上的多晶硅,淀積介質層并去除設定區域的介質層和硅,形成源區接觸孔。本發明提供的提高溝槽MOSFET元胞密度的工藝方法及溝槽MOSFET結構具有可實現更均勻的閾值電壓和導通電阻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高溝槽MOSFET元胞密度的工藝方法及溝槽MOSFET結構。
背景技術
MOSFET芯片是一種分立器件,屬于半導體功率器件范疇,與集成電路同屬于半導體芯片領域,MOSFET的最關鍵指標參數包括擊穿電壓(特指漏源擊穿電壓)、導通電阻和閾值電壓(口語中也稱之為開啟電壓),通常情況下,擊穿電壓越大越好,導通電阻越小越好。為實現其標稱的擊穿電壓,MOSFET芯片內部結構中都采用特定電阻率、特定厚度的外延層來承壓,通常所需實現的擊穿電壓越高,外延層的電阻率或(和)厚度也就越大,芯片的單位面積的導通電阻隨之也越大,所以說,單位面積的導通電阻與擊穿電壓是一對互為矛盾的參數;最大程度的減小MOSFET芯片的導通電阻,是芯片研發工程師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為減小MOSFET芯片的導通電阻,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大芯片的面積,但這種方法也最直接的增加了芯片的成本,所以說,最大程度的改善單位面積的導通電阻,才是芯片研發工程師的職責所在。
現有技術的缺點:在采用光刻、刻蝕的工藝方法形成源區接觸孔m的制程中,光刻工藝總是存在一定精度的對準偏差,即實踐工藝中的源區接觸孔m不完全處于相鄰溝槽c之間的中軸線位置,因此對源區接觸孔m所在區域進行離子注入形成的第二摻雜區k也不位于相鄰溝槽c之間的中軸線位置,即第二摻雜區k的左右邊沿至對應溝槽c的距離(X1與X2)不相等,因此源區接觸孔m的左、右邊沿至對應的溝槽c邊沿的P型導電通道的電阻值不相等,導致MOSFET芯片的雪崩電流特性變差,閾值電壓和導通電阻不均勻等一系列問題。
正因為如此,現有技術中MOSFET芯片的元胞密度不能設計得太高(元胞密度越高,意味著X1和X2的設計值就越小,當源區接觸孔光刻存在較小的對準偏差時,就會導致X1與X2嚴重不對等,芯片的性能下降甚至功能失效),現有技術中的MOSFET因受此因素局限所以其單位面積的導通電阻不能做得更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溝槽MOSFET元胞密度的工藝方法及溝槽MOSFET結構,旨在解決芯片單位面積的導通電阻大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提供了一種提高溝槽MOSFET元胞密度的工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在襯底的表面形成外延層;
步驟S2:在所述外延層的表面形成硬掩膜,所述硬掩膜包括第一氧化層、第二氧化層和第一氮化硅,所述第一氧化層形成在所述外延層的表面,所述第一氮化硅形成在所述第一氧化層的表面,所述第二氧化層形成在所述第一氮化硅的表面;
步驟S3:在所述外延層中形成溝槽,去除所述第二氧化層,在所述溝槽的表面生長柵氧化層;
步驟S4:淀積多晶硅,去除所述溝槽之外的多晶硅,去除所述第一氮化硅,在外延層中形成第一摻雜區和第三摻雜區,淀積第二氮化硅,刻蝕所述第二氮化硅,在所述多晶硅的側壁形成側墻,所述多晶硅的左、右側壁形成的側墻的寬度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芯電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芯電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52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