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原生蘆薈液體肥的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5004.0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26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韓國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國清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60;C05G3/80;C05G5/20;C05F17/20 |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嵐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李繼瓊 |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溪***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原生 蘆薈 液體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原生蘆薈液體肥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⑴、將收集的蘆薈葉片進行常溫保鮮,再分批用機械壓磨成蘆薈漿汁作為基礎原料。⑵、將蘆薈漿汁在無氧條件下儲存,保持蘆薈原生特性與物質,再分批采用EM微生物技術發酵72小時,取料與配制的催化劑混合,通過衡溫動態提純增效處理,提取物即蘆薈液成品。本發明通過物理技術、微生物技術與催化技術溶合生產的液體肥,保留了蘆薈本身的多種活性物質、微量元素,驅避防蟲,膠質液吸水保水的功能,使易被作物吸收的NH3?N、KO2、RCHNH2CooH、CH3CooH、FA?K等植物生長必須的養分得到再次轉化利用,保留了蘆薈本身的驅避防蟲功能與內含膠質物的吸水保水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蘆薈有機固體物綜合利用技術領域,特別設計一種多活性物質多元素,具有生物性蟲害預防與保水性能的蘆薈液體肥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現有的液體肥,均采用化工原料,礦物質原料進行混合添加熬合或直接防腐處理而成,這種工藝配方生產的沖施肥,對農作物生長只有一定的增效提質作用,不能達到增效、提質、生物驅避防蟲、保水和有機為一體,采用該工藝與配方生產的沖施肥;RCHNH2CooH、NH3-N、N、Mg、Ca、FA-K、Ko2、Zn等全部采用化工產品與礦物質原料添加混合不能成為有機產品,也不具有生物防蟲與保水性能。不利于環保與綠色食品的生產發展,并且不具有天然的植物活性物質與微量元素,再轉化利用,再使用中還需要添加化工產品,此類型產品使用后,需要一定時間轉化,農作物才能吸收,并且吸收率低,流失量大,也滿足不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的需求。化工類產品的過量使用,破壞土壤結構,污染土地與水資源環境,生產的農產品農殘超標,影響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的液體肥生產的原料過度使用化工產品,礦物質產品,生產工藝過度工業化與不具有生物驅避防蟲保水功效,滿足不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需要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原生蘆薈生產、有機、增效、提質、生物防蟲和保水為一體的原生蘆薈液體肥的制備工藝。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手段:一種原生蘆薈液體肥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⑴、將收集的蘆薈葉片進行常溫保鮮,再分批用機械壓磨成蘆薈漿汁作為基礎原料。
⑵、將蘆薈漿汁在無氧條件下儲存,保持蘆薈原生特性與物質,再分批采用EM微生物技術發酵72小時,取料與配制的催化劑混合,所述催化劑為白醋、紅糖或黃豆,用量為蘆薈漿汁總重量0.3%,通過衡溫動態提純增效處理,提取物即蘆薈液成品。
通過微生物技術發酵與催化提取的成品;C14H10、C6H12O6、CY、CH3CooH、RCHNH2CooH、HOCH2、等活性物質含5000毫克/升。KO2、CH、Mg、Na、Zn等微量元素含3500毫克/升。NH-N、KO2、FA-K、RCHNH2CooH、CH3CooH含470000毫克/升,有機質≧120000毫克/升、PH6.3%,是目前液體肥所不具有的功能性產品。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本發明蘆薈原液液體肥的生產工藝技術與產品,具有深度再開發的空間;也可開發生產成為配方原料,為改進其它液體肥的生物防蟲與保水功能提供原料產品。該技術與產品的發展潛力較大,是一項有價值推廣的農業技術科學。本發明生產工藝與產品優化還包括以下步驟:
將所述步驟⑵所得的蘆薈液成品,再次投入蒸汽衡溫桶,加入防腐劑,做功能穩定與周期性保質處理,讓產品在儲存期不發生變質,通過本次工藝技術處理,讓產品的C14H10、C6H12O6、CY、CH3ooH、RCHNH2ooH、HOCH2等活性物質;KO2、CH、Mg、Na、Zn等微量元素;NH-N、KO2、FA-K、RCHNH2CooH、CH3CooH 等有效養分在保質期內不發生異變,并能保持產品特有的生物驅避防蟲與吸水保水功能,提高產品有效價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國清,未經韓國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50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