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4090.3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15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鍵文;段瑋瑋;黃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4/08 | 分類號: | B02C4/08;B02C4/28;B02C23/08;B03C1/26;B30B11/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賈森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垃圾 回收 處理 裝置 | ||
1.一種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裝置,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包括聯通設置的揀選粉碎箱(101)和壓縮箱(102),所述揀選粉碎箱(101)的頂端設置有入料口(1011),所述壓縮箱(102)的一側設置有出料口(1021);所述揀選粉碎箱(101)內腔的上端設置有金屬揀選機構(2),所述金屬揀選機構(2)與所述揀選粉碎箱(101)的內壁轉動連接,所述揀選粉碎箱(101)一側板的上端設置有可帶動所述金屬揀選機構(2)轉動的旋轉電機一(3);所述揀選粉碎箱(101)內腔的中部設置有粉碎機構(4),所述揀選粉碎箱(101)外側板的中部還設置有帶動所述粉碎機構(4)工作的旋轉電機二(5)和伸縮電機一(6);所述壓縮箱(102)內設置有壓縮機構(7),所述壓縮箱(102)的頂板上設置有可以帶動所述壓縮機構(7)上下移動的伸縮電機二(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電機二(5)有兩個且平行設置在所述揀選粉碎箱(101)的前端側板上;所伸縮電機一(6)也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所述揀選粉碎箱(101)的兩側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電機一(3)、旋轉電機二(5)、伸縮電機一(6)和伸縮電機二(8)與所述工作箱(1)之間均通過電機架(9)連接,所述旋轉電機一(3)上的旋轉軸一(301)依次轉動穿過所述電機架(9)和揀選粉碎箱(101)的側板與所述金屬揀選機構(2)連接;所述旋轉電機二(5)上的旋轉軸二(501)也依次轉動穿過所述電機架(9)和揀選粉碎箱(101)的側板與所述粉碎機構(4)連接;所述伸縮電機一(6)上的伸縮軸一(601)依次活動穿過所述電機架(9)和揀選粉碎箱(1)的側板與所述粉碎機構(4)連接;所述伸縮電機二(8)上的伸縮軸二(801)依次活動穿過所述電機架(9)和壓縮箱(102)的頂板與所述壓縮機構(7)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揀選機構(2)包括工作軸(201)和磁吸塊(202),所述工作軸(201)活動連接在所述揀選粉碎箱(101)兩側的內壁上且其一端與所述旋轉軸一(301)固連,所述磁吸塊(202)有若干個且對稱設置在所述工作軸(201)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機構(4)包括齒輪(401)和齒板(402),所述齒輪(401)有兩個且相互嚙合,所述齒輪(401)分別與所述旋轉軸二(501)固連;所述齒板(402)也有兩個且對稱設置,所述齒板(402)上的鋸齒面也與所述齒輪(401)配合,所述齒板(402)另一面的中部與所述伸縮軸一(601)固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構(7)包括安裝板(701)、壓縮板(702)、連接桿(703)、活動桿(704)、伸縮電機三(705)和轉輪(706),所述伸縮軸二(801)的底端與所述安裝板(701)頂面的中部固連,所述連接桿(703)和伸縮電機三(705)均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所述安裝板(701)的底面兩端,所述活動桿(704)設置在所述連接桿(703)的下端,所述連接桿(703)和活動桿(704)之間通過轉輪(706)活動連接,所述活動桿(704)與所述壓縮板(702)的頂面固連,所述伸縮電機三(705)上伸縮軸三(7051)的底端與所述壓縮板(702)的頂面活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揀選粉碎箱(101)內腔的下端設置有傾斜的導流板(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409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