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裝置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3428.3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37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其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37/00 | 分類號: | B65G37/00;B65G27/04;B65G69/18;B65G67/04;G01N1/04 |
| 代理公司: | 蕪湖眾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皮帶 采樣 集中 集料 輸送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裝置,系統中包括設置在系統輸入端的第一傳輸機構和第二傳輸機構,第一傳輸機構的輸出端與第二傳輸機構的輸入端相連,在第二傳輸機構的輸出端設置有用于承接煤流的振動給料機構,第二傳輸機構和振動給料機構之間設置有的金屬固定框架和轉料溜管,在振動給料機構的側部輸出口位置放置有集料機構;本發明還公開了對應該裝置的傳輸方法,采用本技術方案,集成了煤礦的采樣和輸送步驟,簡化運輸加工的操作,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煤礦運輸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在煤礦生產過程中,運輸裝車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許多中小型煤礦廠將定量裝車站布置在火車軌道正上方,裝車站二樓布置有皮帶運輸機,以便于將產品倉內的商品煤通過皮帶運輸機向一樓鐵軌上的火車快速裝車,由于人工裝車的位置距離地面較高、集樣量多、搬運勞動強度大,人工運輸存在較大危險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傳輸裝置及其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裝置,系統中包括設置在系統輸入端的第一傳輸機構和第二傳輸機構,第一傳輸機構的輸出端與第二傳輸機構的輸入端相連,在所述第二傳輸機構的輸出端設置有用于承接煤流的振動給料機構,第二傳輸機構和振動給料機構之間設置有的金屬固定框架和轉料溜管,轉料溜管固定連接在第二傳輸機構輸出端的底部并且垂直延伸與振動給料機構的輸入端相連,第二傳輸機構通過金屬固定框架與轉料溜管相固定,并且通過轉料溜管輸出煤礦于振動給料機構,在振動給料機構的側部輸出口位置放置有集料機構。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裝置,所述轉料溜管的兩端均分別設有用于承接物料的轉料漏斗和傳遞物料于所述振動給料機構的緩存漏斗,轉料溜管的頂端通過轉料漏斗與所述金屬固定框架的底部相連,且轉料溜管的底端通過緩存漏斗與振動給料機構的輸入端相連,轉料漏斗和緩存漏斗與轉料溜管相連的位置分別設有第一軟管和第二軟管,轉料溜管、第一軟管和第二軟管均由抗腐蝕的塑性材料制成。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裝置,所述振動給料機構包括倉壁振動器、固定框架、振動電機和振動下料槽,其中,所述緩存漏斗的底部通過固定框架與振動下料槽相連接并位置固定,倉壁振動器附著于緩存漏斗的外側壁,振動電機設置在振動下料槽的底部且位置與緩存漏斗的正下方相對應,振動電機的輸出端與振動下料槽底部相連以輸出振動力。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裝置,所述轉料溜管的側部設置有用于固定其位置的三角形支架。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裝置,所述第一傳輸機構由第一皮帶采樣機和第一皮帶運輸機構成,所述第二傳輸機構由第二皮帶采樣機和第二皮帶運輸機構成,且在第一皮帶運輸機和第二皮帶運輸機的底部設置有轉料皮帶機。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裝置,所述轉料溜管、第一軟管和第二軟管均由PVC制成。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方法,所述轉料皮帶是一種連續輸送設備,垂直穿過第一皮帶運輸機和第二皮帶運輸機的下方,并與皮帶中部采樣機的出料口無縫銜接,將皮帶中部采樣機采集到的樣品平穩輸送到轉料溜管內,振動給料機構上的緩存漏斗與延伸到一樓的轉料溜管銜接,用于承接第二皮帶運輸機傳遞的物料,振動給料器布置在緩存漏斗正下方,將緩存漏斗內的物料均勻緩慢地輸送到集料機構內。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實現多跨皮帶采樣煤流集中集料輸送的方法,所述轉料皮帶的頂面對應第一傳輸機構和第二傳輸機構的傳遞方向設置多個結構相同的傳輸機構,且多個傳輸機構的間隔距離加本體長度與轉料皮帶長度相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34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