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缸筒內孔同軸度檢驗工裝及檢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1912.2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7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彬;劉永義;冷志勇;尚延紅;李彥;趙曉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銳馳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252 | 分類號: | G01B5/25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譽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40 | 代理人: | 王舵 |
| 地址: | 271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缸筒內孔 同軸 檢驗 工裝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缸筒內孔同軸度檢驗工裝及檢驗方法,其中檢驗工裝包括滑設于缸筒內孔的活塞、沿軸向穿過活塞且與活塞轉動連接的旋轉軸,以及固定在旋轉軸上的撥桿,撥桿位于活塞朝向缸筒精車孔的一側,撥桿上通過橫軸鉸接有連桿,連桿上安裝有千分表。本發明在檢驗時,將工裝整體放入套筒內,通過移動活塞即可實現不同檢驗位置的調整,無需破壞成品缸筒,操作方便,能實現全檢要求,提高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加工檢驗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新型缸筒內孔同軸度檢驗工裝及檢驗方法。
背景技術
在機加工領域,成品尺寸檢驗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尤其對缸筒類零件,由于內孔的加工要求不一樣,因此在加工過程中進行鏜孔和精車孔時,需要重新裝夾,會出現缸筒內孔同軸度超出0.04mm~0.05mm的情況,所以尺寸檢驗尤為重要。
目前缸筒內孔同軸度檢測常規方法是通過三坐標測量實現,使用三坐標測量對環境條件要求、測量范圍及被測件尺寸要求局限性太大,導致測量時需將成品缸筒鋸開,且缸筒鋸開后無法使用,檢驗成本很高,檢驗用時1小時以上,檢驗效率低,而且不能滿足全檢的要求,只能抽檢一到兩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缸筒內孔同軸度檢驗工裝,無需破壞成品缸筒,操作十分方便。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提供一種新型缸筒內孔同軸度檢驗工裝,包括滑設于缸筒內孔的活塞、沿軸向穿過活塞且與活塞轉動連接的旋轉軸,以及固定在旋轉軸上的撥桿,撥桿位于活塞朝向缸筒精車孔的一側,撥桿上通過橫軸鉸接有連桿,連桿上安裝有千分表。
本方案通過設置的活塞作為移動主體,同時使活塞與缸筒保持較好的同軸度,給千分表在鏜孔區和精車孔區的轉動提供一致軸線,提高了千分表360度轉動檢驗的準確性,撥桿和連桿通過橫軸鉸接,方便調整千分表的徑向位置,滿足不同孔徑處檢驗的快速調整要求。
作為優化,所述活塞的外圓面上開設有沿周向閉合的弧槽,弧槽內設有耐磨支撐環,耐磨支撐環的外徑大于活塞外徑且與缸筒內徑適配,耐磨支撐環的內徑與弧槽直徑適配。本優化方案通過設置耐磨支撐環,使缸筒和活塞之間形成一定間隙,避免活塞和缸筒相互劃傷,通過設置與耐磨支撐環適配的弧槽,方便耐磨支撐環的安裝和定位。
作為優化,所述弧槽為沿軸向分布的兩個。兩個弧槽之間的軸向距離大于或等于活塞軸向長度的1/2。本優化方案通過弧槽的數量和間距設置,利用兩點確定一線的原理,進一步提高了活塞與缸筒的同軸性,避免活塞出現傾斜。
作為優化,所述旋轉軸包括沿軸向依次分布的螺紋段、轉動段和限位段,活塞上開設有與轉動段適配的中心通孔,限位段的直徑大于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徑,螺紋段上設有外徑大于中心通孔直徑的固定螺母。本優化方案通過設置螺紋段和限位段,分別對旋轉軸的軸向移動進行限位,避免旋轉軸從活塞上掉落,而且方便旋轉軸的安裝;通過轉動段和中心通孔的相互適配,避免旋轉軸發生沿徑向的跳動,進一步提高了檢驗的準確性。
作為優化,所述限位段上開設有沿徑向貫通的插孔,所述撥桿插設在所述插孔中,限位段上通過螺紋連接有沿旋轉軸軸向頂至撥桿的緊定螺釘。本優化方案的撥桿固定方式方便調整撥桿的徑向位置,從而給比分表的位置調整提供方便,松動緊釘螺釘后,即可沿插孔移動撥桿,調整千分表與孔壁之間的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銳馳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銳馳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19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耐磨性疏水涂層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TFT陣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