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偽鐳射膜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1718.4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34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敏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65/42 | 分類號: | B65D65/42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凱粵智華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98 | 代理人: | 任文婷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偽 鐳射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偽鐳射膜,包括基紙層,所述基紙層的頂部設置有亮膜,所述鐳射涂層的頂部設置有啞膜,所述啞膜的頂部設置有透明膜,本發明通過設置基紙層用于對亮膜進行安裝同時增加整體的強度,涂層先涂在薄膜表面,加熱后薄膜上的涂層印在紙張上,當涂層印在紙張上之后,薄膜可以撕掉,回收,能夠起到環保作用,在涂層之后可以繼續涂層,所以就可重復使用了,防止在使用時由于亮膜、啞膜和透明膜褶皺導致鐳射涂層損壞,通過設置亮膜用于對鐳射涂層進行光刻,通過設置啞膜用于對鐳射涂層進行保護,通過設置透明膜用于對啞膜進行保護,同時解決了現有的鐳射膜在使用時其貼附在物體的表面后所剩下的材料就地丟棄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偽鐳射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防偽鐳射膜。
背景技術
鐳射膜一般采用計算機點陣光刻技術、3D真彩色全息技術、多重與動態成像技術等,從產品成分構成上劃分,鐳射薄膜產品可以大致分為OPP鐳射膜、PET鐳射膜和PVC鐳射膜三種,鐳射膜一般采用計算機點陣光刻技術、3D真彩色全息技術、多重與動態成像技術等,經模壓把具有彩虹動態、三維立體效果的全息圖像轉移到PET、BOPP、PVC或帶涂層的基材上,然后利用復合、燙印、轉移等方式使商品包裝表面獲得某種激光鐳射效果。
現有的鐳射膜在使用時其貼附在物體的表面后所剩下的材料就地丟棄,從而導致浪費不能夠滿足使用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偽鐳射膜,具備能夠對原料進行循環使用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鐳射膜在使用時其貼附在物體的表面后所剩下的材料就地丟棄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偽鐳射膜,包括基紙層,所述基紙層的頂部設置有亮膜,所述亮膜的頂部設置有鐳射涂層,所述鐳射涂層的頂部設置有啞膜,所述啞膜的頂部設置有透明膜。
優選的,所述基紙層與亮膜之間通過第一黏膠粘合。
優選的,所述鐳射涂層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黏膠,且啞膜和亮膜之間通過第二黏膠粘合。
優選的,所述啞膜與第一黏膠之間的粘合力大于亮膜與第一黏膠之間的粘合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設置基紙層用于對亮膜進行安裝同時增加整體的強度,防止在使用時由于亮膜、啞膜和透明膜褶皺導致鐳射涂層損壞,通過設置亮膜用于對鐳射涂層進行光刻,通過設置啞膜用于對鐳射涂層進行保護,通過設置透明膜用于對啞膜進行保護,防止外部的突刺將啞膜劃破,從而導致鐳射涂層失去防偽能力,同時解決了現有的鐳射膜在使用時其貼附在物體的表面后所剩下的材料就地丟棄的問題。
2、本發明通過設置第一黏膠用于將基紙層和亮膜連接,通過設置第二黏膠用于將鐳射涂層粘合在物體的表面,涂層先涂在薄膜表面,加熱后薄膜上的涂層印在紙張上,當涂層印在紙張上之后,薄膜可以撕掉,回收,能夠起到環保作用,在涂層之后可以繼續涂層,所以就可重復使用了,從而增加防偽性能,通過啞膜與第一黏膠之間的粘合力大于亮膜與第一黏膠之間的粘合力從而方便將基紙層和亮膜去除,從而實現對鐳射涂層進行黏貼,在黏貼完成后將啞膜和透明膜揭開,連同基紙層和亮膜回收繼續使用,從而避免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紙層;2、亮膜;3、鐳射涂層;4、啞膜;5、透明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171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